准备踏上2026年注会征程,却纠结第一年考哪几门?是选会计搭配税法,借助科目关联提升效率,还是会计配经济法,难易结合减轻压力?此外,注会合格标准为百分制60分,专业阶段单科成绩5年内有效,请跟随高顿cpa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注会第一年考哪几门合适
一、注会第一年考哪几门更易通关?
注会考试科目搭配需遵循“关联性优先+难度平衡”原则。首年推荐以《会计》为核心,搭配1-2门辅助科目:
《会计+税法》:会计利润计算与税法纳税调整紧密相关,适合财会专业考生。例如,企业所得税章节中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的差异分析,需两科联动学习;
《会计+经济法》:会计侧重实务处理,经济法侧重法律条文,文理搭配可缓解学习压力。适合文科背景或时间紧张的考生;
《会计+审计》:审计以会计知识为基础,适合未来计划进入会计师事务所的考生。但需注意审计逻辑性较强,建议有一定会计基础后再报考。
避坑指南:避免首年报考《财务成本管理》或《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财管公式繁多计算量大,战略记忆量高,对新手不友好。若强行报考,可能导致基础不牢影响后续学习。
二、注会合格标准与成绩有效期如何规定?
注会考试采用“专业阶段+综合阶段”双阶段模式,具体合格标准如下:
1.专业阶段:每科满分100分,60分合格。考生需在连续5个年度内通过全部6科,否则最早通过的科目成绩失效。例如,2023年通过《会计》,需在2027年底前通过剩余科目;
2.综合阶段:试卷一(会计、审计、税法)和试卷二(财管、战略、经济法)各50分,两卷合计60分合格。无时间限制,但需在专业阶段通过后报考。
备考建议:
若目标为3年内通关,建议首年报考3科(如《会计+税法+经济法》),次年攻克剩余3科;
全职考生可挑战“2年6科”计划,但需日均投入4小时以上学习时间;
定期整理错题本,关注高频考点(如《会计》长期股权投资、《税法》增值税计算),提升复习效率。
高顿提醒:2024年注会报名即将启动,建议考生提前规划科目搭配,优先选择与职业方向匹配的科目(如金融行业侧重《财务成本管理》,法律行业侧重《经济法》)。科学备考,稳步前行,方能顺利拿下这张“财会金字招牌”!
以上就是【注会第一年考哪几门合适?合格标准与成绩有效期如何规定?】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