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A是什么证书?考几科?CPA全称“注册会计师”,是中国财会领域唯一的执业资格证书,由财政部统一颁发。2025年考试共设7科,分专业阶段(6科)和综合阶段(1科),专业阶段需在5年内通过,综合阶段无时间限制。考生通过全科考试后,可申请成为执业或非执业会员,前者享有审计签字权,后者侧重企业财务管理。
二、CPA考试科目具体有哪些?
注会考试科目专业阶段6科:
《会计》:核心科目,涵盖企业合并、长期股权投资、合并财务报表等实务,教材超600页,需构建会计逻辑框架。
《审计》:逻辑性极强,需理解审计流程、风险评估及职业道德,教材专业术语密集。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密集型科目,涉及资本预算、成本核算及投资决策,计算量占考试70%。
《税法》:政策更新快,重点掌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计算,2025年新增碳税相关考点。
《经济法》:民商法与经济法规结合,公司法、证券法为高频考点,案例分析占比超60%。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框架性知识为主,需建立战略分析模型(如SWOT),2025年新增ESG风险管理内容。
综合阶段1科: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分试卷一(会计/审计/税法实务)、试卷二(财管/战略/经济法应用),题型为跨学科案例分析,无客观题。
三、CPA各科目内容是什么?
CPA各科目内容专业阶段深度解析:
《会计》:从基础分录到合并报表,需掌握金融资产、收入准则等核心内容,历年真题重复率不足15%。
《审计》:聚焦风险导向审计,需理解审计证据获取、内部控制缺陷判定,2025年新增IT审计实务。
《财管》:108个公式需灵活运用,如货币时间价值、企业估值模型,机考需熟练使用Excel快捷键。
《税法》:增值税税率调整、小微企业税收优惠为必考内容,需建立“政策-计算-申报”闭环思维。
《经济法》:证券法中IPO条件、公司法中的股东权利是难点,建议结合上市公司案例理解。
《战略》:从宏观环境分析到企业内控,需掌握波士顿矩阵、平衡计分卡等工具的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