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会计师考试分为专业阶段和综合阶段,共7门科目。
1.专业阶段(6门):包括《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考生需在连续5年内通过全部科目。
2.综合阶段(1门):《职业能力综合测试》(试卷一、试卷二),需在通过专业阶段后报考,无时间限制。
二、注册会计师各科目特点是什么?
注册会计师专业阶段科目特点
1.《会计》:核心科目,内容多、难度高,涉及企业合并、金融工具等复杂知识点,需扎实掌握会计准则。
2.《审计》:逻辑性强,专业术语多,需结合实务案例理解审计流程和风险控制。
3.《财务成本管理》:计算量大,公式多,需熟练运用财务模型进行投资决策分析。
4.《税法》:政策更新频繁,重点掌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的计算与优惠政策。
5.《经济法》:法条记忆为主,需理解公司法、证券法等商法体系,结合案例分析应用。
6.《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框架性强,通过企业战略案例培养宏观分析能力,记忆与理解并重。
注册会计师综合阶段科目特点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整合专业阶段知识,以实务案例分析为主,考查跨科目综合应用能力。试卷一侧重会计、审计、税法,试卷二侧重财管、战略、经济法。
备考建议:
零基础考生:优先攻克《会计》+《税法》,打牢基础后再挑战《审计》。
时间紧张者:选择关联度高的科目搭配,如《财管》+《战略》,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