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注会考试刚结束,不少职场新人与在校学生已将目光锁定2026年的备考,对首次备考者而言,网上零散信息如同拼图碎片,难以拼出全貌,别慌,高顿cpa小编将系统梳理注会核心要点,扫清盲区,帮你迅速搭建清晰框架,避开信息暗礁,让备考之路从一开始就稳稳当当!
考注会要考哪些科目
一、考注会要考哪些科目?
注会考试科目设置科学,覆盖财会领域核心知识体系,具体分布如下:
1.专业阶段(6科):
会计:核心科目,涵盖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分析等重难点,需理解会计准则与实务逻辑。
审计:侧重审计流程与风险识别,需结合会计知识判断财报真实性。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密集型科目,涉及投资决策、成本核算等量化分析。
税法:政策导向型科目,需掌握增值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计算与筹划。
经济法:法律条文应用型科目,聚焦公司法、合同法等民商法领域。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框架构建型科目,需从宏观视角分析企业战略与风控。
2.综合阶段(1科):
分为试卷一(会计、审计、税法综合案例)和试卷二(财管、战略、经济法整合分析),考查跨学科实务能力。
备考建议:优先突破《会计》《审计》等核心科目,利用科目关联性(如会计+税法)提升效率,避免盲目追求单科高分。
二、注会各科目通过率怎么样?
近年数据显示,注会专业阶段平均通过率约25%,各科差异显著:
通过率影响因素:
科目特点:会计、财管因计算与逻辑要求高,通过率常年垫底;经济法、战略偏记忆,通过相对较高。
考生基础:非财会专业考生需额外投入时间理解专业术语(如审计中的“重要性水平”)。
备考策略:分阶段学习(如基础阶段精读教材、强化阶段刷题)可显著提升通过率。
以上就是【考注会要考哪些科目?2026年考试科目大盘点!】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