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考试共设六门专业阶段课程与一门综合阶段测试,既系统检验考生的理论功底,也全面评估其实务运用水平,科目多、跨度大、5年内通关的专业阶段是核心难点,下面高顿CPA小编从科目解析到科学搭配,手把手教你制定高效备考策略!
注册会计师考几门一、注册会计师考几门?
注册会计师考试共7门科目,分专业阶段6门+综合阶段1门,具体如下:
1.专业阶段(6科,5年内通关):
《会计》:核心地基科目,内容体量最大(教材700页+),重难点集中在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金融工具等章节,需深入理解准则逻辑而非死记硬背。
《审计》:实务与理论结合,语言晦涩(如“认定”“重要性水平”),需通过案例理解审计流程设计,与会计科目关联度超50%。
《财务成本管理》:公式模型密集型(CAPM、期权定价等),计算题占70%,要求机考操作熟练,。
《税法》:“碎法”名副其实,18税种+200+政策考点,2025年重点关注增值税留抵退税新政、小微企业税收优惠。
《经济法》:法条记忆为主,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占分75%,结合注册制改革等热点出案例分析题。
《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框架性学科,需掌握SWOT、PEST等模型,综合题常考企业并购风险应对。
2.综合阶段(1科,专业阶段通过后报考):
《职业能力综合测试》:分试卷一(会计/审计/税法)、试卷二(财管/战略/经济法),全部为跨科目实务案例,如“企业税务筹划+财报舞弊审计”综合题型。
二、注册会计师科目如何科学搭配?
注册会计师科目搭配需遵循“3大原则”:基础优先、难易平衡、关联协同。针对不同考生类型推荐以下方案:
1.零基础/在职党(日均≤2小时)
方案A:会计+税法(核心基础+政策联动,避免同期挑战审计)
方案B:经济法+战略(纯记忆组合,利用通勤时间碎片化学习)
关键策略:首年保底2科,避免多科溃败。
2.有财会基础/全职备考(日均≥4小时)
方案A:会计+审计+税法(形成“做账-查账-报税”知识闭环)
方案B:财管+战略+经济法(计算+框架+法条,文理平衡)
关键策略:利用科目关联性(如《战略》风险模型可直接用于《审计》内控题)提升效率。
3.冲刺高分/两年通关党
方案:第一年:会计+税法+经济法;第二年:审计+财管+战略
避坑指南:
禁止同时报考《会计》《审计》《财管》——三大计算类科目叠加易导致时间崩盘;
禁止首年单考《战略》——后续科目缺乏基础支撑,反而拉长战线。
以上就是【注册会计师考几门?内容是什么?】的全部内容,想要了解更多注会章节知识,欢迎前往高顿CPA网站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