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pa考试分为专业阶段(6科)和综合阶段(1科),需先通过专业阶段全科(5年内有效),再考综合阶段,要求考生抓准科目特点,针对性突破。
1、《会计》:核心基础,重理解而非死记
难点:长期股权投资、合并报表(分值占比超30%)。
方法:精读教材+分录实操训练,搭配上市公司年报案例(如合并逻辑),每日2小时精练高频考点。
2、《审计》:实务逻辑为主,强化职业判断
难点:审计流程、风险评估(如销售循环审计)。
方法:结合实务案例(如虚增收入舞弊),用思维导图梳理“七大循环”框架,真题训练侧重简答题采分点。
3、《财管》:公式密集型,提速是关键
难点:现金流量折现、本量利分析(计算量占70%)。
方法:掌握Excel财务函数(如NPV计算),限时刷题(每日10道),机考模拟提升输入速度。
4、《税法》/《经济法》:政策更新快,记忆有技巧
税法:关注新政(如增值税优惠),用对比表区分税种;
经济法:公司法、证券法条结合上市公司违规案例记忆,口诀+导图双驱动。
5、《战略》:框架化学习,案例为王
难点:SWOT模型、并购战略(主观题占比60%)。
方法:用互联网/制造业真实案例拆解模型,背诵高频考点清单(考前突击)。
二、cpa备考时间如何高效规划?
1、基础阶段(3-6月):日均3小时,主攻核心科目
工具:教材+高顿基础班网课,完成《会计》长投章节习题、《审计》风险评估案例。
技巧:零基础优先“会计+税法”,利用两科企业所得税知识点重合(节省30%时间)。
2、强化阶段(7-8月初):真题围剿,错题清零
方法:近5年真题限时训练(如《财管》单题≤8分钟),整理错题本(标注《税法》税率计算易错点)。
在职党:通勤时间背《经济法》法条,午休刷15道客观题。
3、冲刺阶段(考前1个月):全真模拟,机考提速
关键:每周六模拟真实考试(8:30-11:30会计模考),训练《战略》案例题答题模板。
科目搭配黄金方案
零基础:首年“会计+税法”,次年“审计+经济法”;
全职冲刺:挑战“会计+审计+财管”,但需日均4小时高效学习;
避坑:避免同天备考《财管》(计算量大)和《战略》(记忆密集),脑力消耗叠加易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