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比性,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之一(其余的几项为: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1)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可比。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2)不同企业相同会计期间可比。要求不同企业同一会计期间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相同或相似的会计政策。
对于可比性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
(1)【05投资性房地产】为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企业对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成本/公允价值)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变更的前提为房地产市场比较成熟,能够满足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相关条件);
(2)【15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处置组和终止经营】从财务报表可比性出发,对于当期列报的终止经营,企业应当在当期财务报表中,将原来作为持续经营损益列报的信息重新作为可比会计期间的终止经营损益列报。
(3)【23财务报告】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名称、项目分类以及排列顺序等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4)【准则修订背景-金融工具准则】原金融工具准则对企业持有的金融资产按照企业的持有目的(该标准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容易操纵会计信息,不能反映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对其进行四分类;新金融工具准则,按照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和企业管理的业务模式对其进行三分类,以增强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5)【准则修订背景-收入准则】新收入准则中,将原收入和建造合同准则纳入统一的收入确认模型(原准则体系下,收入准则和建造合同准则在某些情形下边界不清晰,导致对类似的业务采用不同的收入确认方法),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
(6)【准则修订背景-收入准则】新收入准则中,引入总额法和净额法的判断原则(原准则体系下,我国很多行业如百货商场、电商平台、运输服务、网络游戏、劳务中介等,收入确认的方法存在差异),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
会计可比性的理解
理解:
纵向可比:例如,你在购买一只股票之前,要了解其资产、负债、收入、利润、市盈率、市净率等历史财务数据。
这些历史数据对你有用的前提是,同一交易或事项涉及的数据在不同时期是基于同一会计处理的结果。
如果针对同样的业务模式,2029年该企业采用A会计处理方式实现收入50亿,2030同样实现收入50亿,但通过采用会计处理方式B使收入变为100亿,这就会误导财务报告使用者。
所以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但这并不表明企业不得变更会计政策,如果根据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续学习)后可以提供更真实、可靠的财务信息,那么可以变更会计政策,同时在附注中披露。
横向可比:同样的道理,为方便财报使用者比较不同企业的财务信息,不同企业同一期间应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口径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