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CGA责任小编为目前正在紧张备考CGA考试的各位考生们搜集整理下面一篇清华学长的CGA考试经验分享,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同时也预祝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际会计系2000级学生白晓宇。很高兴今天能来到这里参加CGA的学术交流会。  首先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学习CGA课程的切身体会。  我对于CGA的认识应该说始于高考填报志愿的那一刻,翻着各个专业的介绍材料,我和家人一下就被清华大学会计系招生简章上标注的“全英文教材”吸引住了,如愿考入之后,我很快得知多年以来我们会计系一直在绝大多数专业课程中选用CGA的教材;授课,习题,考试也相应地遵从CGA教学大纲的要求。从此,我正式开始了与CGA的亲密接触,回想当初,英语基础并不算好的我看着一本本厚厚的全英文教材,心中的畏惧可想而知,在电子词典,专业字典的帮助下,我艰难的完成了一年级的课程。  进入二,三年级的学习,随着专业课的增加,我们得以接触更多的CGA课程及教材,慢慢地,我逐渐咂摸出CGA学习的一些“味道”:CGA的课程设置非常科学合理,各门学科之间相互独立却又联系紧密;在教材编排上,CGA真正做到了通俗易懂的同时又蕴藏了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研习案例能够使我们提前接触会计实务并逐步学会将所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去,课后练习题又能有效地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意识到这些之后,我的专业学习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主要方法有二:  一是在面对某一课程的学习时,要注意把教材理解吃透,我要求自己每本教材都要阅读两遍以上,不能放过任何一个涉及专业知识理解上的疑点,必要时,我会进入CGA的网上讨论区与CGA学员或指导老师探讨。教材要和Notes结合使用,对于Notes上强调的重点难点更要通过练习题反复琢磨。  二是要注意各门学科间的密切联系,纵向延伸性的课程,例如财务会计1,2,3,4,其相互勾连的重要性自不必说;对于横向延展的各项课程同样要注意结合起来学习,比如说,会计和审计之间就有很多密切的联系,会计师要记帐,审计师要查帐,这就决定了学习会计时要想到做这项工作可以便于审计师取证,学习审计时要注意哪些地方是会计师可以做假的,这样一联系,不但加深了我们对专业课程的理解,更利于我们将来在工作岗位中理论联系实际。  上述一些感受虽然是针对CGA课程的学习而发,其同样适用于任何科目的学习。如今,我已经通过了CGA全部课程的考试。历经三年半的学习使我对于会计知识有了深刻和全面的认识,这种认识决不是零散的,你会发现了然于胸的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也只有如此,
  我们才有可能获得职业会计师必须具备的职业判断力;同时,在一次次学习、考试的循环中,我想我获得的绝不仅仅是会计知识,更重要的是一种学习方法,一种自学精神。记忆犹新的是非典肆虐期间,学校里大部分课都停了,人心涣散,可是我正好报了两门6月份的CGA考试。怎么办?只有用意志力告诉自己必须坚持学习,在那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每天早出晚归,在自习室里一坐就是一整天,最终取得了双项全国*9的成绩。这是CGA学习带给我的荣誉。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只要有方法再加上努力,人人都可以在CGA的学习上获益良多!  我一直期待着那一天,在CGA的毕业典礼上,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接过毕业证书。我将会用我未来的会计职业生涯来证明自己无愧于CGA这一称号,做一名合格的国际化的会计师!  在今后的学习和职业生涯中,我希望能和广大CGA学员、会员有更多的交流机会,互相学习,相互促进,共同将我国的职业会计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谢谢大家!     昨天刚刚考完,趁着还有点印象,赶快把这些东西记录下来。首先要说的是,AU2是非常折磨人的东西,不亏是3科单科中最难的一科,它抽象,考察的是执业判断的能力,这对于我们这些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的确是种考验。本文将从复习的准备阶段,复习阶段,和答题技巧等几个方面详细介绍如何应对这门考试。   一.准备阶段  从需要的材料来说,就是AU2的两本书,一本NOTES,一本READINGBOOK,还有官方网站的SUMMARY,*4还准备一本中文的审计注会教材,以便应对语言障碍。另外需要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历年真题了,5年左右,就应该够用了。  从时间上来说,根据个人不同的情况,大概需要30-50天左右,当然,这是针对基础相对薄弱的菜鸟来说,至于大虾级人物,一两周把真题过一遍,也差不多。   二.复习阶段  对于AU2的复习,我还是建议先从书本做起,先把书粗略的翻一翻,知道大体的构架 ,了解哪章哪节都讲了些什么,就足够了,然后就开始看真题,遇到不会的,再回到书本中去溯源,这时就是细读了,一定要弄清楚弄透彻。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提高效率,因为那么厚的书,在不知道重点的情况下如果看的很细则很可能浪费很多宝贵的时间的精力。说到看书,书里的确有许多废话,有的地方,不看也罢。在看完每一章每一节的时候,都可以看下SUMMARY,它里面“干货”比较多,考点也比较密集,便于复习和记忆。  在时间的分配上,看书和做题大体上应该是1:1的,如果时间比较紧,建议多倾向于真题。 关于这个真题,*4是先按体型来做,从各年的Q1,做到各年的Q5,这样效率会比较高一点,也利于查书和记忆。大家一定要注意,在每套题后面的批卷人的评论,是一定要看的,
  因为里面写的都是历年答题者易错的地方,也都是大家容易忽略的地方,在别人的错误上吸取经验教训,不失为非常高效的方法。   三.答题技巧  在时间的分配上,大体Q1-Q5分别需要10,50,30,30,90分钟。按照这个流程,还 会有30分钟的时间用来浏览一下所答的题目,查缺补漏。建议不要先做答题,而从小题开始,按顺序作答,因为在AU2的考试中,选择题这三十分是最值钱也是最容易拿到的分数,在后面的答题,写到吐血,都不一定能拿满每一小题那两三分,这时前面的客观题,就显得弥足珍贵了,而且答完了选择,也会进入考试状态,心态也会平稳下来,在后面的考试中会越答越顺。
  高顿网校为您介绍加拿大各所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
  麦马斯达大学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830年代。当时的参议员William McMaster捐款成立一所"基督徒学习的学校", 在1887年正式成为麦马斯达大学。 麦马斯达是一所中型大学, 以研究著称。 学校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的比例是全加拿大*6的。 学校还拥有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和各种先进的设施, 是北美仅有的少数拥有自己核发应堆的大学之一。 这些都保证了教师和学生有一个完善的研究环境。 麦马斯达著名的研究成果不计其数, 包括美国*9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表面的抗热贴片等等。 有不少国际上数一数二知名教授任职的工学院中八个系中的任何一个系放到美国, 都可以在美国排名该学科前十位。 不但传统工业如能源, 材料, 制造(北美*9), 机械等在加拿大首屈一指, 而且高科技领域如数字通讯和电脑硬件等也是北美领先。 麦马斯达同时还拥有在加拿大*10能与McGill媲美的医学院, 以及一流的商学院。 但是麦马斯达有一大缺憾是从未成立过法学院, 这在加拿大传统名校中是绝无仅有的。 由于麦马斯达一百多年来在工业界声名卓著, 经常被美国同行和工业界称作加拿大的M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