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CGA责任小编在此为各位学员整理一些考试经验,以供参考。
  刚刚参加完*9科CGA的考试TX1,写的这些东西,算不上经验,就当是心得与体会吧。
  先说下最基本的,书的问题,一本NOTEBOOK,在我看来,就一穿插引索目录,还是编纂出漏子的废品。一本TEXTBOOK,是对加拿大法典的细化解释,平时最常用的,看的最多的就它了。最后,足以当凶器用的法典,除了后面的白纸可以抄“模板”,就基本没用了。
  考试并不难,但有几件事情必须处理好。
  1.    心态。
  考试这个东西,就像打仗,有前辈说,心态上要轻视,战术上要重视,而我认为,心态上首先要重视。这个东西,你必须重视,才会全身心的投入,做到百分之百的专注,专注是对付这个考试的利器,要在心中相信,世界上的考试,无论哪国哪地,都是有规可循的,只要在过程中投入足够的专注,就一定能收获你想要的结果。
  2.    策略。
  这个策略,是指在复习的过程中的选择与取舍,选择会作用于效率,而取舍则直接导致成败。首先,CGA考试一定是个团队项目,没有人可以完全靠自己的力量去通过全科考试,一定要借助整个团体的智慧。针对某一章节,问题,或者甚至书里的一句话,都可以以讨论的形式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结合自己和他人的理解得出最合理的结论。其次,就是复习的过程了(以前所读的这类文章在这一最重要的部分介绍并不甚详细,为了避免以后的学弟学妹们再走我们走过的弯路,特把这些细节性的问题竟可能地阐述详细),综合来看,有三种路线:真题流、textbook流、法典流。现在看来,只看真题,很难做到理解而以不变应万变,纯看TEXTBOOK,则无法将书上的知识点对应到具体的题目上,至于只看法典,一个月不用,人基本就疯掉了,因为基本看不懂那天书!所以,个人感觉,*4的策略就是先以最快的速度把NOTES中要求看的TEXTBOOK浏览,这个过程的目标就是对整个的知识框架做到大体的理解,就是说,当题中出现某个考点,大概能知道在书中哪章哪节出现,就够了。在*9遍“翻书”之后,就是看真题,对应着真题,可以把好几年的题摆出来,对其中的不一样的地方仔细对照,再看书,相互印证,对应理解。这个过程,是最重要的,需要把细化的问题全部解决,把常考的知识点学透彻。最后,就是题型的顺序,个人认为,先看后两道大题,这一部分比较困难,时间消耗也多,分值也大,对前面的选择也有帮助,看完大题,再看选择,选择按课做,不要按套做。在这些工作都完成之后,就是“模板”了,那本大法典后面的9页白纸不是白给的,把自己总结的模板誊上去,大题基本就没问题了。选择题比较简单,每年的考点基本固定,把1,9,10课常出的那些好好总结总结,问题不大。至于具体的知识点,看过题自然心中有数,此处不再赘述。
  3.    时间
  时间安排,在最初的时候,不要计划,在静下心来看书之后,对自己的看书进度有个大致的体会,再去订计划,大概来说,一个月的全力以赴,是个人就能过,至于牛人,2周过的也不是没有,就看你自己的定位了,越早看,越主动,后面的可选择性也越多。建议能多早看就多早看。为后面的总结争取时间。
  当然,考试这个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文字,全是个人的一点点理解,各人和各人的情况都不同,一定要因地制宜选择和取舍,没有最完美的复习计划,只有最适合自己的。希望对大家的TX之路有所帮助吧。
  小编寄语:活在当下,做每一天快乐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