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武出席中德发展论坛 探讨“全球化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主题
来源:高顿网校 发布时间:2021-08-02 17:31 责编:张鹏飞
由伯尔基金会联合共识传媒主办的中德发展论坛在北京杉园·共识堂成功举办。会议上,各位专家就“转型与共识:全球化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开展讨论。
陈浩武:我想说*9句是对目前恶劣的环境的评价,开始牟广丰说十八大的报告提的怎么样,我们是不是真的还比较客观地描绘了我们的环境破坏的程度了?我觉得他描述的现状过于乐观了,我的判断是中华民族人口的生存基座受到了严重的摧残,不是一般的环境破坏,为什么,三条:水、空气、土壤,人就是在这个上面生存,离不开空气,离不开水,离不开土壤。
我最近找几个土壤的专家了解了一下,中国的土壤的破坏程度,令人胆战心惊,可能是国家土地保护,虽然国土资源部曾经做了调查,但完全不敢公布,因为太可怕了,全世界*4的土地有机质是12,日本平均到10,中国平均不到1,只有0.7左右,我们土地不说化肥的污染,重金属的污染,我们土地有机质的破坏就已经非常严重了,而且这个有机质破坏以后,对化肥的反应,对阳光的反应,对农药的反应,对光合作用的反应都会大大的降低,它提供产品的质量大大的降低,这个问题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不是一个地方,是全国性的。
科技部的人告诉我,我没有看到材料,最严重的核心地带,珠三角、长三角,土壤的危害已经导致当年成年男性的精子发生异变,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男性的精子不是圆头的是尖头的,生殖能力大大下降。我们不是说那个环境在污染,而是我们民族,我们汉人,生存的基座在受到严重的摧毁,到了这个地步。如果说我们不大声地疾呼,不传达这个情况,还在文件上弄来弄去,后果是很严重的。
我认为,所有导致环境污染的因素同时也是阻止环境治理的因素,什么因素导致了环境的毁灭,一定还是同样这个东西,在阻碍我们改造这个环境,修复这个环境,比如说,土地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裂变,其根本原因是我们现行的土地制度,因为我们不把土地归还给农民,农民绝对不会去对自己的土地有长久的责任心,对子孙后代的考虑,他是没有的。
以前我在农村做知青的时候,种那种绿肥,在湖里面打绿草回来放到田里去,这些动物的粪便耕到田里去,现在都还是化肥耕到田里面。这个的确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如果说我们要想根本上去修复土地,只有改变制度,就是把土地归还给农民,几千年的农民,有一块地都要传给儿子和孙子,怎么会对土地完全不负责任呢,但是现有的政权为了剥夺农民,为了土地财政的需要就是不放手把土地归还给农民,害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千秋万代,这就是罪恶,谁来改变这种现象,没有人,我们期盼十八大,五年之后还是那么回事,十八届三中全会,你等的还是那回事,不要对他有什么期待。所以我觉得现在这个问题,我很同意你的观点,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任何改革如果不谈政治改革,那都是耍流氓,因为核心的问题集中在这个环节上。
当然,我提出另外一个观念,除了政治因素以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中国人的整个伦理的丧失,整个道德的崩溃和伦理的丧失,这也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权力不受限制是一方面,但是不受权力限制那个人的道德水平非常低,也是一个重要的点,如果权力不受限制的是一个好人,说不定还可以做一些好事情,但是这个不受权力限制的那个人,他是没有底线的,没有对神的敬畏,没有对彼岸的敬畏,没有灵魂的皈依,什么坏事都可以做出来,不受权力限制的人太危险了。同时我们的民众也不能有太多的歌颂,因为我们的民众同样也是这类人,没有信仰,没有宗教情怀,没有彼岸意识,没有伦理,没有道德,开着很好的奔驰车,把东西往外扔,特别是急于彼岸意识的宗教信仰的伦理,你要爱护这些土地,要爱护这个环境,这是每个人内心良知。
李楯:你说的报告水土流失的报告,另一个报告是国家环保部的土壤污染报告,到今天不公开,包括工业污染和整个农业污染到今天不公开。第三个,差不多十多年前,卫生部公布两点,*9步,不孕不育率超过10%,与环境相关,第二,癌症发病率明显上升,卫生部的主张与环境相关。
陈浩武:最后一句,我非常敬佩汪女士,我们知识分子,优点是可以侃侃而谈,弱点是不行动,我觉得我们要向她学习,到社会当中去,成为NGO组织的负责人,动员民众,动员周围的人去做那些实践行为,而不是停留在口头上。
许章润:如果连行动者的事情都包办,还叫知识分子吗,知识分子有一部分人可以奔走于大地,大部分知识分子需要坐下来思考,为这个民族的人民描绘出未来的前景,你讲的完全不对。
博盟:芭芭拉是非常好的案例,她一直都是一个行动者,同时也是思想家。
许章润:那是*6标准,一般人做不到,所有大学教授都去行动,谁去教课,世界上只有一个芭芭拉。
陈浩武:行动不等于放弃思考。
周志兴:坐而论道也是行动的一种。
许章润:老周,我最佩服你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