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6-2021 高顿网校,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是公司治理层的话算存在三方关系吗?如果算是三方关系的话,那就不存在独立的预期使用者,我记得老师上课讲过管理层跟治理层不是同一方,这又怎么理解呢?
同学你好~
管理层或治理层可以是财务报表的预期使用者,但是不能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如果是唯一的预期使用者将丧失三方关系,所以必须存在独立的财务报表使用者,因为管理层和治理层都是被审计单位内部的预期使用者,而不是独立的财务报表使用者。
治理层和管理层不是一类人哦,如果是一类人的话,治理层就不会不信赖管理层的管理而聘请中介机构审计啦。
老师您好,请问财务报告和财务报表一样吗,考试时这两个名词可以...
D.这里不应该是“在审计报告日后,cpa没有义务对财报实施任...
C选项就是错在主要上了吗?意思是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是评估所...
这里"财务报表报出后"是否表述存在问题?...
为什么比较财务报表列报前期最早期初是20X6年1月1日?...
请问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后面为什么要做 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权...
与审计相关的内控并非均与财报相关,并非均与经营目标和合规目标...
老师好:A项没有可比性吧?经营风险[如:人才流失等]未体现在...
老师,在做控制测试的时候,不是一定要做所审计的财务报表涵盖的...
老师,这个题目我怎么觉得它只对三个月的计算表进行测试不对呢?...
2021年CMA备考冲刺知识归纳: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 1.1.财务报告的使用者 一.管理层 二.投资公众 三.债权人 1.2.损益表 一.用途: I.评估公司过去的业绩 II.提供预测未来业绩的基础 III.评估未来现金流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局限: I.忽略了不可计量但又有价值的信息 II.不同的会计方法降低的收益的可比性 III.判断降低了收益的客观性 三.构成 四.全面收益 I.净收益 + 其他全面收益 II.其他全面收益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公允价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或损失 b.养老金计划的利得或损失 c.金融衍生品的利得或损失 d.利用现行汇率法进行海外子公司报表折算所产生的折算调整 1.3.资产负债表 用途 : I.计算回报率和评估企业的资本结构 II.评估企业的流动性、偿债能力和财务弹性 局限 I.使用历史成本原则,无法体现企业的真实价值 II.判断和估计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客观
2021年CMA冲刺备考题:财务报表与财务报告 1-1.在向股东递交的年报中包括着各类财务报表。这些财务报表对下列哪类人最没有用处? A.股东 B.准备向企业放贷的银行家 C.竞争对手 D.负责日常运营活动的管理者 识别财务报表的信息使用者 。 选D。一般而言,财务报表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企业管理高层、公众投资者(股东)、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负责日常运营的管理者属于第一线管理者,他们更多的是根据日常运营过程中所发生的情况和数据来做出判断,而非依据财务报表的信息来进行决策 1-2.以下各项都是财务报告的目标,除了 A.有助于进行投资和信贷的决策 B.协助管理层评估不同的长期投资方案 C.关注企业的资源和对资源索取权 D.协助投资者和债权人预测未来的现金流 识别财务报表的基本用途。 选Bl财务报表的基本作用是为企业资源的提供者提
根据CFA历年考情以及学员反馈,CFA考生一致认为,在CFA考试中财务报表科目在考试中的分值权重比较高的,考试难度也是比较大的。
财务分析之资产负债表分析 CMA考试中,财务分析是一个绕不过的考点,那么财务分析有哪些方法呢? ⭐ 财务分析的概念 财务分析是以会计核算和报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它是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的经济应用学科。 ⭐ 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
关于本章节内容近些年考试中都有出现过,在这里就主要列出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相关考点知识,希望大家尽量掌握好文章中高频考点,在考前再冲刺一把,争取高分上岸!
教师回复: 可爱的同学,你好税后经营净利润=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因为净利润是已经扣除了税后利息费用的,税后经营净利润是不考虑利息费用用的,所以将净利润加回税后利息费用才是税后经营净利润。可以参考教材P57表2-11理解。希望老师的解答能帮助你理解!务必注意防护,少出门、多学习哦~我们共克时艰,加油!!!祝同学和家人们都能健健康康!
教师回复: 勤奋的同学,你好~合同履约成本是资产类科目,类似库存商品,会发生减值,并且减值可以转回。合同履约成本简单理解为履行合同约定发生的成本,这部分之所以资本化而没有费用化,就是因为满足了资本化的条件,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应当确认为合同履约成本:①该成本与一份当前或预期取得的合同直接相关,包括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等;②该成本增加了企业未来用于履行履约义务的资源;③该成本预期能够收回。这三点和资产的定义趋同,发生的直接相关成本增加了企业资源,并且付出的成本能够收回。合同取得成本:企业为取得合同发生的增量成本预期能够收回的,应当作为合同取得成本确认为一项资产。但是资产的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的,可以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增量成本,是指企业不取得合同就不会发生的成本。如果不能取得合同,但一样会发生的成本,那就不是合同取得成本了,比如差旅费或尽职调查支出。所以增量成本与合同有非常直接的关联性,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就是销售佣金,销售佣金完全跟合同的金额挂钩,则为合同取得成本。另外容易混淆的例子是给销售经理的年度奖金,看似跟合同相关,但是年终奖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影响,即使没有合同,也可能会有年度奖金。希望老师的解答能帮助你理解!务必注意防护,少出门、多学习哦~我们共克时艰,加油!!!祝同学和家人们健健康康!
教师回复: 勤奋的注会同学好~是利润变动百分比/单价变动百分比,第二章图片是老师写的简化公式,同学可以主要掌握第一张图片的公式。希望老师的解答能够帮助你理解~疫情期间务必保重身体,加油~
教师回复: 努力学习的同学你好,《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纳税人必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方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1.符合增量留抵税额的计算规则。自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连续六个月(按季纳税的,连续两个季度)增量留抵税额均大于零,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所谓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3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从统计学的角度看,这属于一个定基比较的计算规则。例1:某企业2019年3月底存量留抵税额为50万元,当年4月底留抵税额42万元,5月份到10月份的留抵税额分别为60万元、55万元、80万元、70万元、90万元和120万元。 从中可以看出,4月底虽然有留抵税额,但无增量,应予以排除。5月份到10月份连续6个月的留抵税额均大于3月底的留抵税额,且10月底的留抵税额比3月底的留抵税额增加70万元,超过了50万元,因此符合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的条件。2.对纳税人税法遵从的规定。3.纳税人自2019年4月1日起未享受即征即退、先征后返(退)政策。希望帮助你理解~学习加油哦 :D
教师回复: 勤奋努力的同学:企业转让股票所得,不管是不是上市公司,一般都属于转让财产所得,是要正常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的~务必注意防护,少出门、多学习哦~我们共克时艰,加油!!!预祝同学和家人们都能健健康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