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06-2025 高顿教育,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
请问 解析里面的1+28% 这个数字1 是怎么得来的
勤奋的同学你好:
应付职工薪酬包括工资,以及按照工资比例提取的五险一金,工会,教育经费等。这里的1 指的就是工资。希望老师的回答可以帮助同学,继续加油~祝同学逢考必过!!!
按照同学的理解,计入应付职工薪酬金额是(20+40+10)+(20+40+10)*(28%+2%+2.5%)+50,这样得出的结果是一样的,答案解析就是数学运算上的简化。
怎么理解这题...
应该选ABD吧...
b项能否举个例子...
老师,这题不懂,如何理解?...
为什么CD项不能确认为金融负债?...
老师,这题a选项呢?我觉得a是对的...
存货在什么情况下考虑已出售比例,什么情况下考虑剩余存货比例?...
老师后面的比例中,为什么要+1?...
老师,这题不懂...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职工薪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包括“工资”“职工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设定提存计划”“设定受益计划”“辞退福利”等明细科目。
“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应当按照“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非货币性福利”、“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带薪缺勤”、“利润分享计划”、“设定提存计划”、“设定受益计划义务”、“辞退福利”等职工薪酬项目设置明细账进行明细核算。
《初级会计实务》是2023年初级会计考试科目之一,涉及到的考点,我们除了要了解之外,还需要灵活运用在实际工作之中。接下来,我们讲解的是初级会计实务的常考知识点“应付职工薪酬”这一块的具体内容。
对于应付职工薪酬,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企业支付给员工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当然了,员工需要给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才可以拿到。这里我们指代的不仅仅是工资而已,还包含有缴纳的五险一金、奖金、补贴、职工福利费等等。对于职工薪酬内容的一个类型区分的话,我们可以把辞退福利作为一个界限,分为在职期间和离职之后的内容。
教师回复: 同学您好!存货模型下最佳现金持有量=根号下(2*一定时期的现金需求量*交易成本/机会成本率)
教师回复: 同学你好~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履约成本,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存货;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在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以上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其他非流动资产。确认为资产的合同取得成本,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不超过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其他流动资产;初始确认时摊销期限在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以上的,在资产负债表中列示为其他非流动资产。
教师回复: 学员,你好!你可以根据定义来区分,合同履约成本是为合同履行而发生的各种成本,一般是销售方支出的,而合同资产是指企业已向客户转让商品而有权收取对价的权利,且该权利取决于时间流逝之外的其他因素,说明这笔钱是购买方那过来了,购买方已经支付了,但是还取决于其他条件还不能确认收入。
教师回复: 认真的同学,你好:根据债权投资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率-本金×票面利息率-计提减值-已收回本金可:①期初摊余成本;②实际利息率;③票面金额;④票面利率;⑤计提的减值;⑥已收回的本金;会影响债权投资的摊余成本,而与债权投资的剩余期限无关。同学还有疑问的话可以继续追问哈~祝同学逢考必过~
教师回复: 同学,你好!一个法律主体,比如一个公司,是独立的法人单位,必须要进行会计的独立核算,所以一定是一个会计主体;但是如果是一个车间,需要单独核算这个车间的经营情况,也可以作为一个会计主体单独核算,但这个车间并不需要经过法律程序注册,不是一个法律主体,只是一个部门,所以,一个会计主体并不一定是一个法律主体。能够理解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