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AFP考试:家庭财务分析
  企业会计和财务管理领域的方法和技术的发展已经日臻完善,对个人/家庭的财务进行计划和管理,需要借助财务会计的方法和技术。

  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值);收入、费用(支出)、利润(储蓄)。

  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值) 收入-费用(支出)=利润

  权责发生制,是以导致收入实现和费用发生的“行为”的发生时间为准,来确认收入和费用的一种会计核算基础。

  个人/家庭会计的会计科目可大致分为资产、负债、收入和支出,也要遵循“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

  收入是指主体在期间获得的经济利益的流入。费用(支出)是指主体在期间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利润(储蓄)是指主体在期间的经济利益成果。收入、费用、(支出)和利润(储蓄)三项会计要素反应主体的经营成果。

  复式记账法中的借方和贷方

会计科目借方(左方)贷方(右方)
资产增加减少
负债减少增加
收入减少增加
支出增加减少

  这里的“支出”对应着企业会计中的“费用”或者“成本”。

  1、存量和流量的概念,下列叙述哪个正确?

  A.收入和支出为流量的概念,显示一个结算时点的价值

  B.资产和负债为存量的概念,显示一段期间的变化

  C.期初存量+本期流出-本期流入=期末存量

  D.以成本计价是,当期储蓄=前后期净值差异

  答案:D

  解析:收入和支出是流量概念,显示一段期间收入和支出的变化。

  资产和负债是存量的概念,显示某个结算时点资产和负债的状况。

  期初存量+本期流入-本期流出=期末存量

  本期期末的净值-上期期末的净值=当期储蓄(以成本计价的资产负债表)

  2、下列哪项交易会导致个人资产和负债等额增加?

  A.定期存款中途解约购买股票

  B.向银行贷款购买债券型基金

  C.以出售股票所得清偿银行贷款

  D.以年终奖金购买股票

  答案:B

  解析:由资产负债表的科目及记账规则可知:定期存款解约购买股票是资产项目下存款科目和股票科目之间的此消彼长,资产总额不变;向银行贷款购买债券型基金属于负债和资产同事增加;出售股票清偿银行贷款是资产和负债的同程度减少,它属于收支储蓄表中的收入科目,收入减去各项支出之后会结余为储蓄,购买股票属于储蓄运用。这部分储蓄会和资产负债表勾稽编委资产负债表净值的增加部分,而这部分净值是以股票的形式存在的,所以是净值和资产同时增加。

  3、以信用卡刷卡消费时,如果是使用权责发生制,应如何记账?

  A.签账时借支出,贷应付账款;缴款时借应付账款,贷现金

  B.签账时借应付账款,贷支出;缴款时借现金,贷应付账款

  C.签账时借应付账款,贷现金;缴款时借支出,贷应付账款

  D.签账时借现金,贷应付账款;缴款时应付账款,贷支出

  答案:A

  解析:如果是权责发生制,则分录为:

  (签账时)借:支出

  贷:应付账款

  (缴款时)借:应付账款

  贷: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