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小编对于这段历史不太清晰,所有变不妄加评论了,直接进主题看看吧。
在内乱和戎族入侵的交织打击之下,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被迫放弃祖宗营建起来的都城宗周“镐京”,迁到周朝建成以后才营建起来的都城成周“洛邑”(今洛阳)。从此周王室号令天下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中国社会开始进入“无义战”的春秋兼并战争时期。
这个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牛耕技术的逐渐推广,私田的开垦越来越多,农奴在公田里劳作比在私田里“有所匿其力也”,奴隶社会的土地基础——井田制遭到破坏,奴隶主和国家的税收收入减少。而同时随着奴隶主生活的腐化和兼并战争的进行,各国的财政日益紧张。
为改变这一状况,鲁宣公15年(公元前594年),鲁国正式推翻过去按井田征收赋税的制度,改行“初税亩”。“初”就是开始;“税亩”就是按田亩征税。即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须按亩交纳土地税,税率为亩产量的十分之一。井田之外的私田,开始纳税,从此确立了向私田征收赋税的制度。这也是我国历史上首次承认土地的私有权和地主经济的合法地位。
“初税亩”不仅是我国税收从雏形发展到完全形态的重要标志,也是我国从奴隶制赋税向封建制赋税转化的开端。
书外人语:
土地私有赋税减,鲁国税改废井田。
据实征收初税亩,赋税制度开新篇!

扫一扫微信,关注最新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