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分析中有很多常用的表,本章将会看到其中一些。上一章我们讲了本量利分析,本量利分析要求将企业成本划分为变动和固定成本,在成本项目中很多项目既有固定成分,又有变动成分,所以需要将其分解。
  如何准确将成本中的固定成分和翻去成分分离是做好本量利分析的关键,一些成本项目的性质比较明确,可以直接划分为固定成本或变动成本,但是有的则比较模糊。比如电费,虽然电费与产量有关,但是产量为零时电费却并不为零,这说明电费中既有变动成分,又有固定成分。
  步骤01   新建工作表
  新建一个工作簿,并在工作簿中重命名其中一个工作表,删除其他的。输入表格的标题、数据,并设置格式等。这个工作表中包括了产量和电费的数据。
  步骤02   生成散点图
  选中C2:D14区域,使用上一章介绍的方法插入一个散点图,这次我们要选择的是一个没有线的默认散点图。
  步骤03   对散点图进行调整
  对于生成的散点图我们进行一些小的调整,以便最终效果更加便于查看。首先我们可以删除图例,因为现在只有一个系列。另外,我们还可以修改一下散点图的标题。
  步骤04   设置轴标题
  如图所示,从“布局”选项卡中选择“坐标轴标题”下的横坐标及纵坐标项目可以添加轴标题,并设置相应的格式等。添加后可以直接对轴标题进行编辑。
  步骤05   给散点添加趋势线
  右键单击散点图中的任意一个散点,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趋势线” 。
  步骤06   趋势线的设置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线性”,并勾选“显示公式”。
  步骤07   分解成本
  确定后生成最终的散点图。可以看到,在散点图上出现了线性趋势线和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方程中的截距代表固定成本,即505.4;斜率代表单位变动成本,即1.9942。
  知识点:趋势线
  Excel的图表中,散点图、折线图、面积图、条形图、柱形图、股份图和气泡图中都可以添加趋势线,通常适合使用趋势线的的图表有两类,一是成对的数字数据,即典型的散点图中使用的数据;二是基于时间的数据,比如折线图、散点图、面积图等使用的数据。另外,除了线性趋势线,Excel还提供了非线性趋势线:
  * 对数:当数据增加或减少的变化速率非常大,然后很快变得平缓时使用。
  * 多项式:数据规则波动时使用,可以根据数据的波动规律制定多项式的阶数。
  * 乘幂:数据按照固定的速率增加时使用,此时数据不能为零值或负数。
  * 指数:数据以递增或者递减的趋势变化时使用,数据同样不能为零或负数。
  * 移动平均:不是真正的趋势线,它是原数据按照指定的项数不高平均值。使用移动平均时要设定移动平均的项数。
  在勾选“显示公式”后,图形上会显示线性或非线性的趋势线对应的公式。
  在勾选“显示R平方值”后,图形上会显示模型的拟合系数。一般情况下,拟合系数越大,趋势线和原数据的拟合程度越好;反之则越差。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