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江门会计实务操作相关内容政府工程跟踪审计质量控制与风险防范策略(二)总结如下:
  去从事建设管理具体工作,而是履行审计监督,促进这些工作规范、有效地运作。审计准则第十七条规定,审计人员不得参加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活动,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管理活动。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对自身角色要有清醒认识,要避免产生新的监管不分。在跟踪审计实践中,由于项目管理审计政策性强,审计对象主要是建设单位相关行为,所以全部应由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实施,而造价审核则更多的体现专业技术性,审计对象主要是施工等参建单位计价行为,可由社会审计人员和机关人员共同实施。其中造价审核部分社会审计人员和机关人员之间及审计机关内部人员之间工作内容上应适当交叠,对单项工程结算审核结果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进行复核,避免出现工程审计事后复核困难局面。
  再次,有针对性做好专题培训和业务指导。跟踪审计实践中,存在同类型项目不同的审计组、同一审计组不同的人员相同事项出现迥异的审计结果。这就要求通过培训教育,增强审计人员法律意识和善于运用法律去发现、处理问题能力,增强预见性,不断增强依法审计的能力,降低审计风险。避免审计人员采用不恰当的审计方法、避免错误地估计和判断审计事项及避免忽略重大错误或舞弊现象,做到在审计工作中能够善于熟练运用审计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认识和处理问题,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审计准则第二十二条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与其从事审计业务相适应的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工作经验。中介机构依照委托人要求完成审计业务,审计依据、审计定性更多地体现了委托人的意图,使得社会审计人员无法独立站在法律的角度从事发现事实的判断处理。也就是说委托人的专业政策水平直接影响到社会审计人员,为了保证审计质量,这就要求审计机关给予必要的业务指导。如在某征地拆迁跟踪审计过程中,建设单位将本应由征地包干使用一千多亩土地上的附着物费用,在拆迁中重复列支5千多万元,而社会审计人员在最初审计过程中,只从财务角度认为发生缴款事项予以了认可,直至在项目审计复核中,审计机关提出建议后引起建设单位重视,最终得以纠正。
  (二)审计手段上,关键应充分发挥法律赋予审计机关权限
  目前的工程建筑施工和工程监理市场还不够规范,制度机制还存在诸多不尽完善,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时有发生。只有充分合理利用法律赋予的审计权限,才能有力推进审计工作开展,才能保证跟踪审计深度。国家审计在办理审计业务时具有法律赋予的权限,如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和报送资料权、调查取证权、延伸审计权、通知有关单位制止违规行为权等。当利用审计手段进一步查证处理有困难时,应及时移交相关部门查处,从而维护财经法纪的严肃性,体现依法审计的权威性。实践中只有多措并举,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在重大事项上,通过审计专报报经行政首长拍板,避免矛盾激化,对加大审计力度能起到事半功倍效果,也能提高工作效率。如在对某项目审计中,建设单位依照协议明显超出市场价多支付一开发公司近千万元,经主要领导批示明确要求该单位予以追回,维护了审计权威。
  如在对某项目跟踪审计过程中,按计划要对该项目某单项工程结算进行审计,但该项目监理单位迟迟不能交出资料,经审计与主管部门协商后明确,在规定时间内,尚不能交出资料,原则上由施工单位直接报送给代建单位,同时追究监理单位未予履行造价控制之责措施,该监理单位一周内全部报齐资料,保证了审计工作按计划进行。针对某项目,多个施工单位对建设单位核定的某特种材料消耗量存在较大争议,跟踪审计组经分析认定,可能建设单位参照的定额含量与实际不符,特别建议将该问题提交给工程造价主管部门。市造价主管部门接到审计部门建议后,召集建设单位、供货单位、生产厂家、施工单位,现场进行测定试验,最终以试验数据核定材料消耗,使各被审计单位心服口服,推进了该重点项目顺利实施。
  针对某片区征地220公顷、拆迁投资估算35亿元,跟踪审计组进点时,拆迁实施单位抵触审计,审计机关与其主管部门适时进行沟通,对其晓以利害关系。跟踪审计中对符合政策标准的由跟踪审计组出具评审意见单,作为与被拆迁人签订补偿协议的依据;对拆迁资料不符合要求的予以退回补充完善;对片区组提交超出标准的方案予以驳回。通过充分发挥法律赋予审计机关权限,采取上述措施,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对该项目前期调查中将大量隔层计算建筑面积的做法予以纠正,同时对特殊事项认定进行把关,拆迁队伍权力得到制约,拆迁成本比概算节约10亿元左右,有效控制了拆迁成本,促进了重点建设项目资金安全有效使用。通过跟踪审计,该拆迁实施单位主管领导由衷感慨,过去我们拆迁工作推进也很快,但政策把握上不严,拆迁小组自由裁量权较大,往往后患无穷,现在不同了,有跟踪审计介入,阳光拆迁,老百姓信任放心,打招呼的少了,同时也保护了拆迁组干部。
  (三)审计成效控制上,跟踪审计的切入点要恰当
  审计实施方案中应明确选择对工程质量、投资、进度影响较大及事后不能审计或审计难度较大的内容作为审计重点跟踪点,规定其作为必须审计的内容,而且应将审计跟踪点进行细化。同时跟踪审计有必要进一步前移关口。如当前征地拆迁事中,事后审计由于房屋及附属设施已基本上拆除完毕,协议已签订,同时补偿款已支付,审计时接触的资料多为书面材料,被审计单位提供的数据真实性考证难、纠正处理更难。通过关口前移,可要求实施单位将待签协议报审备案,符合规定再签协议。如在某项目审计中适时纠正将厂房隔层算作建筑面积等重大操作错误事项,同样在该项目中,拆迁组将大量工企单位违章建筑认定为合法建筑,补偿金额高出标准2倍多,总金额超出数亿元,大大增加了拆迁成本,跟踪审计组予以适时出具跟踪审计意见进行纠正,假设补偿款发放完毕,事后审计则很难纠正。某项目甲供材大量欠供问题争议事后无法合理解决,招投标违规事后无法及时纠正。所以通过选择恰当跟踪审计的切入点,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有利于推进管理工作规范化,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错误,促进各项工作按法律办事。
  再比如据统计资料分析,设计阶段影响工程投资的可能性为80%,由此可见,工程设计及变更是影响和控制建设工程造价的关键环节和重要阶段,跟踪审计应高度关注设计变更。如在某重点项目审计中,项目代建单位提出要对原多栋高层框架结构建筑由现浇改为内浇外挂新方案,*5优点理论上可节约工期半年。该方案提至跟踪审计组后,审计组对可能带来的成本增加进行了分析,初步估计增加建安成本15%,总金额达数亿元。审计组将该情况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了通报,并最终取消了这种方案。试想如果在该变更实施后再提出审计意见,在已形成重大变更事实后则无法予以纠正,所以跟踪审计切入点选择必须要恰当。
  同时,跟踪审计尤其注意工程计量完成70%时,跟踪审计组应着手收集竣工决算资料,避免项目竣工验收后,竣工决算资料上报不及时,甚至造成项目久拖不结。
  (四)跟踪审计风险防范上,查证处理过程要规范
  由于跟踪审计本身就是依法行政,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履行法定职责时要有必备的法律知识和一定的法律风险意识,必须要能识别和分析法律风险。该明的未明、该揭的未揭,这在某种意义上说,等于人为地加大了审计风险。在审计处理中,处理处罚程序合法、有理有据,应做到既不越权也不纵容。避免违反法定程序、法律适用不当风险、越权和渎职风险。审计机关既不能越权直接作为裁判,也不能对于审计机关发现的监督职责之外的违规事项不闻不问,否则这在某种意义上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