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提示,*7佛山会计实务操作相关内容政府工程跟踪审计质量控制与风险防范策略(三)总结如下:
  说就等于对违纪问题的纵容,为审计留下风险的后患,甚至承担失职渎职法律责任。
  风险防范措施通常包括风险回避、风险分散、风险转移等。例如,在跟踪审计中采取以审计建议形式,对严重争议事项责成建设单位纠正错误,而代替直接下发审计决定就是一种风险回避措施,这是因为被审计单位不能对审计机关审计建议进行起诉;风险分散就是增加风险单位以减轻自身总体风险压力,达到共同分担风险的目的,例如在审计取证时要求相关被审计单位以补充协议形式共同签署意见;风险转移就是在不可避免风险的前提下将风险项目移交,例如可以督促建设单位修改部分合同条款,避免由审计机关直接否定合同条款等。
  开展跟踪审计,最基本的动机是解决事后审计的弱效性,提高审计意见的及时性,从而促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依照审计准则*9百二十四条,审计组在跟踪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当以审计机关的名义及时向被审计单位通报,并要求其整改。根据跟踪审计的特点,对一般性问题,可用跟踪审计意见书的形式提出审计意见,提高审计意见的时效性,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对发现的重大、有倾向性的问题,审计部门应出具正式审计文书。审计机关应善于从微观入手、宏观着眼,切实纠正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注意从体制上、制度上研究解决预防问题,促进管理,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职能。
  与此同时,对外与被审计单位交换意见及问题处理意见应由审计机关人员办理,社会审计人员不单独参与被审计单位审计,保证无论是查证还是处理,国家审计职权只能由法定审计机关行使的法律要求。
  (五)审计质量控制上,复核机制要创新
  审计实施过程的控制是提高审计质量的中心环节,在审计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各式各样的审计风险,再加上审计人员自身能力的限制,对某一问题做出错误的判断在所难免。审计复核是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审计复核制度,是控制审计质量的保障。如某重点项目已经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了审核,其报审决算投资6.3亿元,审计组依照项目特点,对其中三通一平、主干管等部分内容予以复核,发现主要存在工程量计算错误、定额换算不彻底等,最终另行核减投资3314万元。所以为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必须强化质量复核。但我们知道,传统复核方式往往流于形式,很难从根本上促进审计质量提高。部分审计人员甚至为了便于通过复核,将部分有争议问题不予反映,牺牲了审计质量,违背复核初衷。
  由于工程跟踪审计的技术性、时效性较强,对工程审计的质量检查需要有专门的技术人员,工作量大难度也大,可依照监督与引导、复核与考评相结合原则,对现有审计复核制度进行改革。为了激励各相关单位和中介机构提高审计工作效能,确保审计质量,审计机关应建立考核制度对其工作实绩进行考核和奖惩。所以应专门建立工程跟踪审计的质量检查评估机制,从而切实落实审计复核制度。跟踪审计中复核审理机构或者专职复核审理人员依照法律、法规、规章,当年跟踪审计工作结束后,负责对相关单位和中介机构工作质量进行专项考评,对工作成绩突出审计组表彰、对中介机构考评结果通报给行业管理协。通过复核机制创新,促使跟踪审计组审计工作被动接受考核,到主动要求进行复核审理考评。
  在复核机制通过创新、其方式多元化的同时,跟踪审计管理本身也应实行过程管理。不能年初下计划后,直到年底总结或项目结束时,才通过复核等方式检查审计质量,而是应在跟踪审计实施过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网络创设跟踪审计管理平台实现跟踪审计管理适时、共享等。通过跟踪审计管理层面创新,从而达到满足新的审计形势需要。
  总之,投资审计有投资额大、专业性强,适用法律多、腐败高发等特点,随着人们对审计期望值的越来越高,审计干部必须提高法律风险意识,要学好法律,要将依法行政、依法审计的理念体现在日常工作中,在跟踪审计技术和方法上、手段上、工作内容上都要依法不断改进、创新,从而不断提高跟踪审计工作质量,保证投资审计事业的健康发展。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