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丽水学院2026年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考试业务课339《农业综合知识一》考试大纲已经公布!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看看具体内容吧~
丽水学院2026年339农业大纲发布
  一、基本要求
  植物学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细胞与组织、植物体的形态结构和发育、植物的繁殖、植物分类与系统发育四大部分。要求考生能熟练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的基本概念,掌握植物形态解剖特征,系统掌握被子植物分类和命名的知识,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植物生理学部分:要求考生全面系统地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主要研究方法,熟悉植物生理学在自己专业领域中的应用,了解植物生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沿领域,具有应用植物生理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土壤学部分: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全面掌握土壤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熟练应用土壤学知识解决生产问题,考察学生具有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时间和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时间:本科目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试卷结构:
  是非题:每题1分,共50分;
  单项选择题:每题0.5分,共15分;
  辨析题:每题6分,共60分;
  论述题:共3题,共25分。
  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植物学部分
  (一)植物的细胞与组织
  1.考试内容
  质体的概念与类型;
  细胞壁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组织的概念、类型及其作用。
  2.考试要求
  了解质体的概念、类型及其转化关系;
  熟悉细胞壁的分层、形成时间、主要成分、特性与功能;
  了解纹孔、初生纹孔场、胞间联系连丝的概念;
  掌握分生组织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各类分生组织的关系;
  了解薄壁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特点;熟悉薄壁组织的类型和主要功能;
  熟悉保护组织的类型、位置、发育来源及主要功能;熟悉机械组织的类型、位置及主要功能;
  理解输导组织的分类、位置、输导的物质、主要特征与功能;
  了解分泌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二)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
  1.考试内容
  根和根系的类型与功能,根尖的发育和侧根的形成;根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菌根。
  茎的形态特征与功能,茎尖的构造;茎的初生生长与初生结构,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
  叶的功能、结构与生态类型;落叶和离层。
  2.考试要求
  了解根和根系的类型及功能,熟悉根尖的结构和发育;
  掌握根的初生结构、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
  了解侧根的形成过程;
  了解菌根的类型和作用;
  了解茎的功能和茎尖的发育;理解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熟悉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过程和次生结构;熟悉单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了解叶的功能;理解双子叶植物叶的一般结构,单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特点;熟悉叶的生态类型及特点;熟悉落叶和离层。
  (三)种子植物的繁殖器官
  1.考试内容
  植物繁殖的类型;
  花的概念和组成;雌、雄蕊的发育;开花、传粉与受精;
  种子的基本形态;种子和果实的形成。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2.考试要求
  了解植物的繁殖类型;
  了解花的概念,熟悉花的组成;
  掌握雌、雄蕊的发育过程,以及植物的开花;
  熟悉风媒花和虫媒花的特点,以及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概念、结构特点与意义;
  熟悉被子植物受精的过程,无融合生殖及多胚现象的概念;
  了解种子的基本形态结构和形成过程,熟悉种子的萌发及幼苗;
  熟悉单性结实和无子果实的概念,理解果实的形成和结构;
  了解由花至果实和种子各结构的发育过程;
  熟悉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四)被子植物的分类和系统演化
  1.考试内容
  植物的命名;
  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
  被子植物的起源和系统演化。
  2.考试要求
  理解植物的学名、中名和拉丁名的概念,熟悉《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和《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要点;
  掌握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形态术语;
  了解被子植物的起源,理解被子植物系统演化的真花学说和假花学说,熟悉被子植物的主要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克朗奎斯特系统、APG系统。
  植物生理学部分
  (一)植物的水分生理
  1.考试内容
  植物对水分的需要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
  植物的蒸腾作用
  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2.考试要求
  了解植物的含水量,熟悉植物体内水分存在状态和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了解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方式:扩散,集流,渗透作用;熟悉细胞水势的组成和细胞间水分移动分向;
  理解植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途径、动力和影响根系吸水的土壤条件;
  理解整个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途径、以及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
  了解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和部位,掌握植物气孔开闭的机理,以及影响蒸腾的外、内因素;
  理解作物需水规律,合理灌溉的时期、指标和方法。
  (二)植物的光合作用
  1.考试内容
  光合作用的重要性
  叶绿体及其色素的性质和生理作用
  光合作用过程的三步反应及植物光合特征
  光呼吸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植物对光能的利用
  2.考试要求
  了解植物光合作用的生理意义,掌握叶绿体各光合色素的类型、性质和生理作用,理解植物叶色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熟悉并理解光合作用的机理、光合作用过程的三步反应,理解植物的光合特征以及C3、C4、CAM植物的光合特性比较;
  理解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理解光呼吸的途径及其生理功能;
  理解光合作用与作物产量的关系;了解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
  (三)植物生长物质
  1.考试内容
  生长素类
  赤霉素类
  细胞分裂素类
  乙烯
  脱落酸
  2.考试要求
  了解生长素类种类、分布、代谢、信号转导,掌握生长素类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了解赤霉素类种类、分布、代谢、信号转导,理解赤霉素类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了解细胞分裂素种类、分布、代谢、信号转导,生理作用及应用;
  了解乙烯分布、代谢、信号转导,生理作用及应用;
  了解脱落酸分布、代谢、信号转导,生理作用及应用。
  (四)植物的生殖生理
  1.考试内容
  春化作用
  光周期现象
  花器官的形成和开花
  植物受精生理
  2.考试要求
  了解春化作用的概念、春化条件,并理解春化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了解光周期类型,掌握光周期诱导、光周期理论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了解花器官形成的因素,理解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过渡、性别分化的规律及调控措施;
  理解植物的受精过程,以及影响植物受精的因素。
  土壤学部分
  (一)绪论
  1.考试内容
  土壤学相关概念
  土壤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考试要求
  了解土壤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理解土壤、土壤肥力的概念,土壤肥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
  (二)土壤的基本物质组成
  1.考试内容
  土壤的三相组成
  土壤矿物质
  土壤生物与土壤有机质
  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土壤热量
  2.考试要求
  1)理解土壤主要成土岩石,岩石风化作用,理解物理风化与化学风化概念,化学风化类型及影响因素,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理解土壤母质类型;
  2)理解主要成土矿物,主要土壤粒级分类及主要特性,理解土壤粒级与质地的概念,掌握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和利用改良方法;
  3)掌握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含量及作用;土壤有机质的矿化与腐殖化过程;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4)理解土壤水分分类和性质,理解土壤水的常用测定法与表示法,土壤水分特殊曲线;理解土壤不同水分常数的概念,影响土壤有效水的因素;
  5)理解土壤空气组成特点;
  6)理解土壤热特性。
  (三)土壤的基本性质
  1.考试内容
  土壤的孔性、结构性、耕性和力学性质
  土壤水分、土壤空气和热量
  土壤胶体、土壤吸收性能
  土壤酸碱性
  2.考试要求
  理解土壤孔性及其类型、土壤孔隙度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孔隙分级及不同孔隙的作用;
  理解和掌握土粒密度与土壤密度(容重)的概念,利用土粒密度与容重熟练计算土壤孔度;
  理解土壤结构性,土壤结构类型,团粒结构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
  理解土壤耕性,土壤物理机械;
  理解土壤胶体的概念及种类,土壤胶体的特性,土壤胶体的电荷种类和来源;
  理解土壤阳离子交换的概念,土壤阳离子交换作用的特点,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概念,土壤阳离子交换的影响因素,土壤交换性阳离子的交换能力、有效度;
  理解土壤盐基饱和度的计算;
  理解土壤缓冲性的概念及土壤具有缓冲性的原因;
  理解土壤酸性的成因,土壤酸的类型和相互联系,影响土壤酸性的因素。
  (四)土壤类型及其分布
  1.考试内容
  土壤形成因素及其在土壤发生中的作用
  土壤形成过程和土壤发育
  2.考试要求
  理解地质大、小循环及其对土壤形成的作用;
  掌握五大自然成土因素以及人为因素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作用;
  理解风化产物的母质类型、土壤剖面的形态特征。
  四、主要参考书目
  植物学部分:植物学(第3版).马炜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
  植物生理学部分:植物生理学(第7版).潘瑞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土壤学部分:土壤肥料学通论(第2版).沈其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