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武汉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自命题621《体育社会学及体育新闻传播实务》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了,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有哪些内容吧!
武汉体育学院621考试大纲更新
  第一部分:《体育社会学》
  《体育社会学》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体育新闻传播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的考生研究生入学考试使用。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
  《体育社会学》作为考试科目主要使学生能够全面掌握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主题、理论和概念体系等,从社会学的角度辨析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社会文化现象的本质。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中华体育文化精神,激发学生了解体育社会现象存在的内涵和价值意义。
  《体育社会学》主要考察的内容包括体育社会学概述、体育社会现象、社会体育、体育与社会化、竞技体育、体育文化、体育制度、体育角色与群体、体育分层与流动、体育与传媒、体育与经济、体育与政治、体育与教育、体育社会问题等。
  《体育社会学》考察的目标主要有:全面掌握体育社会学的研究主题、理论和概念体系,从社会学的角度辨析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社会文化现象的本质。能够辩证、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具体体育社会现象和问题,把握体育社会现象的内在机理。具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坚定中华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事业充满信心。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考试的形式以及时间、分值等情况。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该科目与《体育管理学》科目(适用于报考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共同组成一套试题,考试时间共180分钟。《体育社会学》部分满分为150分。
  2.试卷的结构情况。《体育社会学》考试主要由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种题型。分值比例分别按照20%、40%、40%分配。
  三、考试内容
  1.体育社会现象的社会学分析
  2.社会结构中的体育运动
  3.社会文化中的体育运动
  4.社会进步中的体育运动
  5.社会制度中的体育运动
  6.社会关系与互动中的体育运动
  7.社会生活中的体育运动
  8.竞技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9.体育群体与人群体育的社会学分析
  10.体育运动中的民族与宗教问题
  11.体育的社会问题
  12.体育社会学研究方法
  四、参考书目
  《体育社会学》(第四版),卢元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第4版(2020.12重印)。
  第二部分:《体育新闻传播实务》
  《体育新闻传播实务》考试大纲适用于武汉体育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体育新闻传播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的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核。该考试旨在全面考察考生对体育新闻传播学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拔具有扎实体育新闻传播学理论素养、能够解决体育新闻传播学实践问题、具有良好学术潜力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一、考试科目基本要求
  本考试科目是体育新闻传播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的重要考核内容之一。考试重点在于:
  1.考察考生对体育新闻和体育传播发展脉络的整体把握;
  2.探查考生对体育社会议题、体育新闻和体育传播实践的批判性思维和基础能力;
  3.考核考生对体育学、新闻学和传播学相关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目标是遴选具备较强学术基础、专业素养突出、具有批判性思维
  和创新意识的研究生培养对象。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体育社会学》和《体育新闻传播实务》共同组成一套试题,考试时间为180分钟,满分300分。《体育新闻传播实务》部分共150分。
  (二)试卷结构
  该科目下有四类题型。名词解释(共3题,每题5分,共15分),简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论述题(共3题,每题25分,共75分),材料分析或评论(1题,共30分),总分150分。
  三、考试内容
  1.体育新闻学
  (1)体育新闻学的研究对象、学习方法和意义
  (2)新闻的本源
  (3)新闻真实
  (4)新闻价值
  (5)新闻媒体
  (6)新闻事业
  (7)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和基本方针
  (8)新闻宣传
  (9)新闻舆论
  (10)新闻出版自由
  (11)新闻法治
  (12)新闻道德
  (13)新闻人才与队伍
  (14)体育新闻报道
  (15)体育新闻采访
  (16)体育新闻写作
  (17)体育新闻评论
  (18)体育新闻编辑
  (19)体育新闻报道分析
  (20)人工智能与体育新闻
  2.体育传播学
  (1)体育传播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2)体育传播的历史与发展
  (3)体育危机传播
  (4)大型体育赛事视觉传播
  (5)人工智能与体育传播
  (6)体育解说与评论
  (7)体育社区传播
  (8)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
  四、参考书目
  本书编写组.新闻学概论(第2版)(马工程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2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