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中央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科目631《语言学概论与文学理论》考试大纲已经公布了,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具体有哪些内容吧!
中央民族大学631考试大纲更新
  I.考察目标
  本大纲考试内容涵盖中国语言文学学科本科阶段学科基础课程“语言学概论”与“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语言学考试内容涉及语言的本质、功能、演变和发展、接触、语言的结构、文字、语用等,初步涉及语言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体系中的地位。文学理论考试内容涵盖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与性质、文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和思想资源、文学活动的构成与特征、文学创作与作品、文学消费与接受、文学的历史演变及当代发展等学科基础内容。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语言学和文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相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本大纲围绕中国语言文学学科相关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语言学与文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设定,为进一步学习和深入研究相关专业、提升专业知识和能力提供参考。考察目标为:测试学生运用语言学理论与文学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并由此判断学生是否具有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质和培养潜力。考试要求为:全面系统掌握语言学概论与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基础知识,具有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
  全部为必答题,分值为150分,各部分所占分值为:语言学性质、语言特征、语言结构与文学的性质约30分;语言功能、语音与文学活动约30分;语义、语法与文学创作与作品30分;语言的演变、发展、文学的历史和发展30分;语言接触、语用与文学批评、消费与接受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共10题,共计40分。其中,语言学名词解释共5题,每个名词4分,共20分;文学名词解释共5题,每个名词4分,共20分。
  简答题共4题,共计60分。其中,语言学简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文学简答题共2题,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共2题,共计50分。其中,语言学论述题1题,共25分;文学论述题1题,共25分。
  Ⅲ考查范围
  【考察目标】
  1.准确掌握语言学与文学理论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语言学与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体系。
  3.能够运用语言学与文学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方法分析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
  第一部分语言学概论
  一、绪论
  (一)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二)语言学的学科性质及应用价值
  (三)语言学的分类和发展趋势
  二、人类的语言及其特征
  (一)世界上的语言
  (二)人类语言的特点
  (三)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四)语言的社会功能
  (五)语言的思维功能
  三、语言结构
  (一)语言与言语
  (二)语言单位
  (三)符号与语言符号
  (四)语言类型和语言分类
  四、语音原理
  (一)语音的属性
  (二)语音产生的一般原理
  (三)语音的基本概念
  (四)语音的分类
  (五)音素结合及其规律
  五、音位
  (一)音位的概念
  (二)音位的划分原则
  (三)音位变体
  (四)区别特征
  (五)非音质音位
  (六)语流音变
  六、语义和语用
  (一)语义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二)词汇和词义
  (三)语义场
  (四)语义组合
  (五)句义
  (六)语用
  七、语法
  (一)语法的性质
  (二)语法手段
  (三)语法范畴
  (四)词类
  (五)句法
  (六)语法的演变和发展
  八、语言演变和发展
  (一)语言演变的原因和特点(二)语言结构的发展规律
  (三)语言的分化与统一(四)语言的演变
  (五)语言影响和语言接触
  (六)语言规划
  九、文字
  (一)文字的性质
  (二)口语与书面语
  (三)文字的起源与演变
  (四)文字的创制和改革
  第二部分文学理论
  一、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特征
  (一)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
  (二)文学理论的特征和研究方法
  (三)文学理论的指导思想和思想资源
  二、文学的性质
  (一)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
  (二)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三)文学是语言的艺术
  三、文学的价值与功能
  (一)文学的价值
  (二)文学的功能
  四、文学创作
  (一)文学创作过程
  (二)文学创作的心理机制
  (三)文学创作的主体条件和追求
  五、文学作品
  (一)文学作品的语言
  (二)文学作品的形象
  (三)文学作品的意蕴
  六、文学作品的体裁
  (一)文学体裁的发展与分类
  (二)文学体裁的主要类型
  (三)文学体裁的分类
  七、文学风格、流派与思潮
  (一)文学风格
  (二)文学流派
  (三)文学思潮
  八、文学接受
  (一)文学接受的构成和作用
  (二)文学接受的过程
  (三)文学接受的创造性与文学经典
  九、文学批评
  (一)文学批评的性质、原则与功能
  (二)文学批评的类型与方法
  (三)文学批评实践
  十、文学的历史演变
  (一)人类实践活动与文学的发生
  (二)文学的历史发展
  (三)文学的风格、流派与思潮
  十一、文学活动的当代发展
  (一)当代的文学生产与消费(二)现代传播与文学发展
  (三)全球化与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