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贸易保护理论由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凯恩斯的贸易理论的基本思想是主张国家干预经济,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具体有如下两种观点:
①“投资乘数论”和“外贸乘数论”
凯恩斯认为增加国内投资与国民收入增加有关。他认为增加投资可以引起对生产资料需求的增加,从而引起从事生产资料生产的人收入增加,接下来又引起对消费品的需求的增加,进而引起生产消费品的人的收入的增加。如此下去,增加的国民收入是当初投资量的若干倍,因此他把这种现象称为“投资乘数论”。“外贸乘数论”与“投资乘数论”相似,即增加出口像增加投资一样,都具有提高国民收入、促进就业的效果,并且这种效果具有乘数效应。具体说来,本国出口增加,会使外汇收入增加、出口商收入增加,从而引起出口部门消费增加,引起对生产资料和消费品需求的增加,进而引起从事这两个部门生产的人们的收入增加,如此反复下去,国民收入的增加量将为出口量的若干倍。
②“国家干预论”
凯恩斯全面地论述了其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认为“萨伊定律”并不成立,即供给不能自动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也不能自动地达到均衡。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般比较稳定的情况下,人们总是把所增加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储蓄,而不是消费,这使得有效需求经常表现为不足,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难以自动实现均衡。因此,为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凯恩斯主张放弃自由主义,实行国家干预的方针和政策。国家干预最直接的表现是增加公共投资和公共消费支出,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由此而产生的财政赤字不仅无害,而且有助于把经济运行中的“漏出”或“呆滞”的财富重新用于生产和消费,从而可以实现供求关系的平衡,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最后得出结论:资本主义市场中不存在一个能把私人利益转化为社会利益的“看不见的手”,资本主义危机和失业不可能消除,只有依靠“看得见的手”即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资本主义国家才能摆脱经济萧条和失业问题。
(悄悄告诉大家,点击下方图片就可以免费获得这些备考资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