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是教育学考研的科目之一,外国教育史的核心考点较多。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和复习备考,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4外国教育史考研核心考点:人文主义教育的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2024外国教育史考研核心考点:人文主义教育
  一、人文主义教育的内涵
  文艺复兴运动所倡导的新文化被称为人文主义文化,指文艺复兴运动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人文主义者所共有的世界观。
  二、发展阶段
  1.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
  (1)特点为强调世俗性和人性的解放,注重人的自由和天性,代表人物为维多利诺(孟都亚宫廷学校“快乐之家”)、弗吉里奥、格里诺等;
  (2)“快乐之家”的教育实践,自由教育,培养“全人”。
  2.北欧人文主义教育:特点为强调宗教和道德,教育目的具有强烈的政治性;代表人物伊拉斯谟(尼德兰,《论基督教王子的教育》)、莫尔等;
  3.法国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是拉伯雷(《巨人传》)。
  三、内容
  1、歌颂赞扬人的价值和尊严。人文主义文化的核心是提倡人道,肯定人的价值、地位、尊严。与中世纪神学相反,是宿命论的反叛。
  2、宣扬人的思想解放和个性自由。要求把人从教会的教义、教规和其他教条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3、肯定现世生活的价值与当世的享乐。认为不言今生的幸福,就谈不上来世的欢乐。与中世纪禁欲主义和来世说宗教教条相悖。
  4、提倡学术、尊崇理性。文艺复兴带来了学术的繁荣,知识受到尊崇,理性得以弘扬。
  四、特征
  (1)人本主义。人文主义教育在目标上注重个性发展,在教学方法上反对禁欲主义,尊重儿童天性,坚信通过教育这种后天的力量,可以重塑个人、改造社会和自然。
  (2)古典主义。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吸收了许多古人的见解,人文主义教育实践尤其是课程设置已具有古典性质,但非纯粹复古,而是古为今用,在当时是一种进步。
  (3)世俗性。不论从教育目的还是从课程设置等方面看,人文主义教育充溢着浓厚的世俗精神,关注人道而非神道,教育更关注今生而非来世,与中世纪有巨大区别。
  (4)宗教性。人文主义教育仍具有宗教性,几乎所有的人文主义教育家都信仰上帝,他们虽然抨击天主教会的弊端,但是希望以世俗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和人文精神改造中世纪陈腐专横的宗教性以造就一种更富世俗色彩和人性色彩的宗教性。
  (5)贵族性。这是由文艺复兴运动(并非大众运动)的性质决定的,人文主义教育的对象主要是上层子弟;教育形式多为宫廷教育和家庭教育而非大众教育;教育目的主要是培养上层人物如君主、侍臣、绅士等。
  以上内容整理于网络,仅供参考。
  以上就是学姐为大家整理的【2024外国教育史考研核心考点:人文主义教育】的全部内容!想了解更多关于考研的相关信息,请关注高顿考研官网查询,祝大家考研成功。另外,小编为2024考研的小伙伴们准备了丰富的学习资料,点击下方蓝色小卡片即可获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