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边则是《经济基础》初级经济师模拟2014年试卷第十二套,大家把其中精髓知识点用心记在脑子里。
  11、 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  )。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产生
  B.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确立
  C.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善
  D.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完成
  12、 一定社会组织内部资源配置的机制、方式和结构的总和通常称为(  )。
  A.社会制度
  B.生产模式
  C.经济框架
  D.经济体制
  13、 关于信用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信用是双方对等的价值运动
  B.信用不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C.信用是独立于商品、货币之外的经济范畴
  D.信用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条件
  14、 (  )是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一般基础。
  A.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B.社会分工
  C.生产资料私有制
  D.市场经济
  15、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16、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指标,通常用财政收入占(  )的比重来表示。
  A.财政支出
  B.社会商品零售额
  C.国内生产总值
  D.进出口贸易额
  17、 在消费者行为中,消费者的介入程度是指消费者(  )。
  A.在购买过程中的参与程度
  B.购买金额的大小
  C.购买场所的类型
  D.对某一品牌的忠诚度
  18、 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立的过程中,对民族资本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的是(  )政策。
  A.和平赎买
  B.强制收购
  C.自由选择
  D.分化瓦解
  19、 (  )是公司的权力机构。
  A.股东大会
  B.董事会
  C.监事会
  D.经理层
  20、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  )。
  A.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B.货币流通速度成正比
  C.待流通商品数量成反比
  D.物价水平成反比
  应当仔细地观察,为的是理解;应当努力地理解,为的是行动。——高顿网校淳淳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