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专业知识点众多,需要考生认真读记,今天小编给大家来分享一下其中关于组织激励的知识点,了解什么是期望理论和强化理论、以及它们的主要观点。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知识点_激励理论6

  人力资源专业——组织激励

  【期望理论】

  弗罗姆(北美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提出期望理论。弗罗姆认为:
  人们采取行动是因为行为在一定概率上能达到某种结果,这种结果可以带来他认为重要的报酬。
  观点
  动机(激励程度)=效价×期望×工具性
  (1)效价:个体对所获得的报酬的偏好程度。例如:如果一名员工强烈希望得到升职,这种升职需要就对他有高效价。
  (2)期望:员工对努力工作能完成任务的信念强度(认为自己努力得到晋升的概率60%,即为0.6)。
  (3)工具性:员工对一旦完成任务就可以获得报酬的信念。如果报酬是以绩效数据为基础的,工具的估计值就会高;报酬决策是模糊的,工具的估计值就会低。

  【强化理论】

  一、内容
  行为的结果对行为本身有强化作用,它是行为的主要的驱动因素,却不是行为的唯一控制因素。
  二、特点
  1.不考虑人的内在心态,而是注重行为及其结果。
  2.在特殊情况下,行为结果也会丧失其行为强化力。

  【知识点总结】

  1.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
  2.双因素理论
  —激励因素、保健因素3.ERG理论
  —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
  4.三重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权力需要、亲和需要
  5.公平理论
  —恢复公平的五个方法
  6.期望理论
  —动机=效价×期望×工具性
  7.强化理论
以上就是【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知识点_激励理论6】的全部内容。想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学习经济师?赶快来测一测!同时,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官网经济师频道,学习更多精品课程,练习更多重点试题,了解更多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