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菱电器资产重组案例来源:作者:日期:2007-11-28字号[ 大 中 小 ]   1.企业兴衰脉络  上海光明工具锚链厂1984年更名为上海电冰箱二厂86年开始工生产上菱牌冰箱93年底、94年初发行A、B股票95年产量达85万台,处巅峰状态 96年开始大幅下滑,98年每股收益仅0.03元  2、重组*9步:更换大股东  97年12月5日,上菱电器原控股股东(国家股持有者)——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将其所持的上菱电器64.55%的股份无偿划给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国家股无偿划拨上海轻工控股(集团)公司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新控股股东实力雄厚: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是国家计划单列的57家国家级企业集团之一,由上海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授权,对所属20余个行业、260多家企业的国有资产进行经营管理。集团总资产已达500亿元,销售额500亿元以上,集团拥有大量优质资产,包括三菱电梯、开利空调、日立电工等等。引入实力如此雄厚的大股东,为上菱电器的资本运营打开了无限的空间。  3、重组第二步:不良的子公司和对外投资资产剥离  上菱电器将其下属的包括四个子公司在内的部分不良资产和对外投资进行剥离,受让方均是新入主的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转让金额6.89亿元。  以上的资产重组在97年内带来了将近2000万的投资收益,是当年税后利润的26%,达到了改善公司业绩的目的。  不良的子公司资产和对外投资——上菱电器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  4、重组第三步:应收帐款、在建工程、长期投资等不良资产剥离并受让三菱电梯股权  98年末,上菱电器将帐面价值8.7亿元的部分应收帐款、在建工程、长期投资和在上海上菱电器技术服务中心所持的100%的股权转让给大股东上海电气集团。  上菱电器受让上海机电实业公司100%的股权,上海机电实业是上海电气集团的优质资产,其持有上海三菱电梯52%的股权。97年以来,三菱电梯的利润都维持在5个亿以上,这给上菱电器提供了稳定的利润来源。  5、重组第四步:增发新股进军高科技产业  由于上菱电器上述成功的重组取得了良好的成效,99年6月,上菱电器获准增发1.2亿新股,将募资14.68亿元。  独特的发行方式:上菱电器获准增发1.2亿新股,其中先向老股东以1:1的比例配售2160万股,然后向基金配售,其余的上网公开发售。  新颖的定价方式:此次增发新股的定价方式十分新颖,采取市价折扣法,具体来讲,就是根据承销协议正式签署日前上菱电器A股股票最后20个交易日收盘价格的算术平均值,在折扣15%——40%的区间内确定发行价格。这种发行价格的确定方法比较接近国际通行的方法,一方面突破了市盈率的限制,能以较高的价格发售(预计其发行价在10元以上),筹集更多资金;另一方面,摆脱了B股对其配股筹资的阻碍。  募集资金的投向包括了向大股东上海电气集团收购其旗下的两个骨干企业——上海通用冷冻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和上海电气集团印刷包装机械有限公司,两个企业99年内可为公司带来近8000万元净利润,并同时利用募集资金向计算机、通讯等高科技领域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