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李东生更绝康缘药业MBO翻版TCL集团来源:作者:日期:2007-11-28字号[ 大 中 小 ]   当肖伟们走过一条更为曲折、巧妙的MBO之路之后,有三点仍需关注:*9,注册资本1863万元的MBO载体公司,是否具有超过6781.38万元的净资产?这个事关载体是否合格的问题,在此被名正言顺地被忽略;第二,收购资金何来;第三,仍难排除管理层有回避要约收购之嫌  ①北方的李东生?  在长达8年的苦心经营之后,TCL集团(000010)于2004年初整体上市,其董事长李东生牵挂许久的MBO(ManagementBuy-out,管理层收购)终于实现,上市首日李氏身价就超过11亿元,令人惊羡。  发生在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600557,康缘药业)的MBO,几乎就是TCL集团故事翻版——同样的档期,同样的“以企业的增量资产作为管理层股权激励”做法,以及同样的完美结局,“康缘药业”董事长肖伟由此被称作“北方的李东生”。  2004年2月10日,“康缘药业”大股东连云港恒瑞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恒瑞集团”)悄然退位,其所持2538.2万股“康缘药业”国有法人股(占总股本的27.65%),全部转让给连云港康贝尔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下称“康贝尔公司”)、连云港金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下称“金典公司”)、连云港康居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康居公司”),三者分获872.1万股、872.1万股和794.0万股。  此次转让的直接后果之一,是让原二股东连云港市天使大药房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使大药房”)自动晋升为*9大股东。而在2月5日之前,它在股东席中还只位居第六——当天,它从另一股东手中接过8.46%股权,才以11.03%的持股比例跃升为第二大股东。  “天使大药房”背后,则是46位“康缘药业”员工,其中肖伟拥有76.67%股权。加上他直接持有的3413620万股(占总股本的3.72%),其所持“康缘药业”达12.1767%,成为事实上的*9大股东(图1)。  2003年年底,“康缘药业”每股净资产为4.035元,以此计算,在表面上,肖伟身家只有4500万元。但与此同时,由于“康缘药业”分散的股权,让肖伟对“康缘药业”有了更大的话语权,其经营权也被牢牢控制在其手中——虽然肖伟身家不如李东生,但李东生只持有TCL集团5.59%的股权,却远落后于肖伟。  ②MBO八年抗战  在MBO的起点和终点之间,李东生采取的是整体上市这种大开大阖的做法,但“康缘药业”并不具备TCL集团那样的底气,MBO也就只能取道他途,更为曲折巧妙。  持股总动员  早在1996年5月,连云港中药厂改制成为注册资本1023万元的“康缘药业”,职工持股会根据江苏省相关规定,出资占注册资本的21.51%。  现在看来职工持股会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是让“康缘药业”广大职工开始接受管理层持股以及员工持股的观念,这为将来最终实现MBO,在全体员工中做了思想动员,减少了未来的阻力。  管理层股权激励  2000年9月,“恒瑞集团”从1997至1999年“康缘药业”经连云港市国资局确认的国资增值额3357.41万元中,提取三年平均增值额的10%(即112万元),折合股权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