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耗分析法助力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纳税评估
来源:网校 发布时间:2014-12-22 14:48 责编:高顿网校
[原创]能耗分析法助力汽车零部件行业的纳税评估 来源:中国税网 作者:孙庆生 朱建安 日期:2011-09-30 字号[ 大 中 小 ] 山东省茌平县国税局从全面把握生产要素构成入手,运用耗电配比和单位产品耗能分析法,对全县25家汽车零部件企业组织开展了行业性评估。共评补入库增值税72.6万元,行业税负率也由1.5%提高到2.8%. 茌平县生产散热器、中冷器及机油冷却器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共有25家,其中有出口业务的企业4户,内销企业21户,行业税负率为1.5%,与省局同行业平均税负率2.94%相差1.4个百分点。经研究分析,该局选择产品种类繁多、规格比较齐全、生产工艺相近、经营管理规范、财务核算健全的4户企业进行典型调查分析,找出了行业共性关键生产要素,并测算出了不同种类、不同规格产品的投入产出及单位产品能耗等相关参照系数,录入到纳税评估系统,为运用生产要素分析法对汽车零部件开展行业性评估提供了科学的标尺。 在典型调查解剖的基础上,针对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关键生产要素,该局还因地制宜地设计了《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调查表》、《用电量采集表》及《主要原材料领用存情况采集表》3个表格,通过深入财务、车间、仓库等部门,逐户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全面、系统、准确地采集2010年度及2011年上半年各个企业、各个品种、各个规格的每个月份的用电总量及主要原材料的购、耗、存及单位成本、单位售价、单位耗电等关键要素和产品的产、销、存情况,查看企业的电炉、压机、冲床等主要耗电设备数量、功率等数据,为运用生产要素分析法逐户评估单个企业储备了充分的“个性”基础数据。 该局运用行业参数和单个企业数据,统一对每户企业进行“把脉诊断”,查找行业性“病灶”。经综合剖析,发现部分企业主要原材料投入产出比、关键物件耗用正常,但产品单位电耗明显偏高,可能存在账外经营、少报产量、购销两头不入账、人为控制销售金额和购进金额的逃税行为。部分企业主要原材料投入产出比、关键物件耗用、单位电耗都正常,可能产品发出后未收回货款延迟作销售,造成账面存货金额畸高的现象。部分企业自己无电炉,委托外单位加工,主要原材料投入产出比、关键物件耗用都正常,可能存在加工费不申报收入逃税的现象。 评估人员将从电力部门采集的用电信息导入到用电管理模块,并将系统所需的企业“个性”数据录入系统,通过运用收入耗电配比分析法和单位产品耗能分析法,对每户企业进行审核分析,查找企业存在的纳税疑点。根据审核分析底稿提示的疑点与企业法定代表人、财务负责人进行约谈核实,指出企业存在的疑点,确认企业存在的问题。在评估的21户企业当中,有18户企业确认有问题。 税收,是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调节器,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法律愈发繁杂,税收调整愈发频繁,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掌握着企业的税收命脉,迫切需要综合的税务管理能力,加入税务经理专修班,掌握税务实务、税务筹划、税务稽查、税务行政复议,拓宽税务处理软技能,成为优秀的财会人。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