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打剪贴发票的主意来源:中国税网作者:姚丹 于青日期:2007-11-28字号[ 大 中 小 ]   剪贴发票的出现和使用曾让税务人员认为阴阳发票的现象从此可以杜绝,甚至可以高枕无忧了。然而,近日发生在大连金州大厦内的一起税案,让税务人员警惕的神经再次绷紧。  2004年6月,金州国税分局接到群众举报:在金州大厦从事日用百货零售的业户于某、姜某某等人在打剪贴发票的主意。税务人员遂组成了调查组,直奔于某(女)、姜某某(女)所在的金州大厦,对其使用的发票进行了全面检查,其结果令人惊愕。  于某、姜某某所用的发票,用肉眼看,整本发票存在一个共同的特点:所有的发票联被剪下后剩余的标明额度的部分被完全粘贴在第三联上,不留丝毫缝隙。这与正常发票填写有很大的区别。正常的发票,没有必要将其完全粘贴,只粘住右边的角就可以了。与此同时,税务人员又发现,发票联被剪下后,剩余的标明额度的那部分有的手感格外光滑,有的分外平整,有的用手指反复摸过之后感觉突然断开又人为地接上。“工艺”粗糙的,凭肉眼可以隐约看出接口的痕迹。  造假的盖子被揭开,于某、姜某某乖乖地接受了处理,但让人不可思议的是,在处罚过程中,于某、姜某某的态度极好,不但毕恭毕敬,甚至还感恩戴德,又要请客又要送礼,言语之中对处罚极为满意,但于某、姜某某说的一句话,引起税务人员的注意。于某、姜某某在交罚款时说:我们被抓倒霉啦。税务人员马上感觉到这里边肯定还有问题,遂对金州大厦内的21家个体业户及周边市场用票单位展开全面检查。  检查结果令人再次震惊:金州大厦内有60%以上的业户存在着以上问题,其中较为严重的是姚某某、张某某两业户。与于某277万元、姜某某340万元的作假比,姚某某则达到995万元,张某某达到2511万元之巨。对于某、姜某某,税务人员按照查获虚开金额的1%没收非法所得,并处罚款;姚某某、张某某因数额巨大,税务人员将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调查。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此案为我们提供了几条鉴别剪贴发票的经验:一般情况下,作案者的目光主要集中在大面额发票上,税务人员应对大面额发票的日常检查、监控作为发票管理的重要环节;此类案件最主要、最直观的特征是所有的发票联被剪下后剩余的标明额度的部分被完全粘贴在第三联上,不留丝毫缝隙,而不是部分粘贴。作假者知道,只在作弊的接缝处粘贴容易露出马脚,而只处理经过粘贴的发票又是此地无银三百两,所以必须将整本发票全部粘贴,以此瞒天过海。税务人员可以利用这一点发现疑点;同时,作案者再高明,也不可能将被剪下的发票“恢复”原状,粘贴之处必然会留下痕迹,可以直接观察、手感触摸,甚至可以使用放大镜等手段,其破绽必会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