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校 发布时间:2014-12-22 14:48 责编:高顿网校
对如何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剖析与思考? 来源:江苏省阜宁县财政局 作者:周乔亮 日期:2008-02-25 字号[ 大 中 小 ]   顾名思义“非税收入”就是国家法规、税收政策性之外的收入,这在各行政事业单位和政府基金等非税收入中一直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如何深化非税收入管理体制的改革,切实加强非税收入的管理,是推进整个财政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现笔者拟对如何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着的问题作以下剖析和思考。  一、对当前非税收入管理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剖析。1、非税收入占财政性资金的比重过大并且呈不断膨胀态势,仅从口头或会议上说说是起效甚微的,这必须要对非税的收入体制进行改革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2、非税收入的总额在不断增大,这种变化趋势与实现建立以税收为主、少量非税收入为辅的政府收入体系相悖;3、非税收入的征管体系不规范现象还比较突出,目前,非税收入的收缴主体较多、名目也多、管理漏洞更多,没有真正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和严密的征管体系;4、在各地区程度不同的存在着相关部门之间职责交叉又相互脱节等问题,并且直接影响和阻碍了非税征管的发展进程;5、虽然地方政府在改革非税收入征管方面进行了多年的探索、实践,但管理机构的职能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完善的问题依然非常突出(如目前的非税收入管理机构还没有做到对非税收入相关方面工作的统管,罚没收入、票据和返还款收入监管就没有完全涵盖进,各地的征收管理体制处于探索阶段,还尚未能形成较为规范的管理模式等);6、非税收入的收与缴没有彻底分离,由于一些收费是由收费部门或单位自收汇缴,有些收费部门或单位采取多头设户、擅自保留收入过渡帐户等手段,使收费不能彻底直缴财政专户,从而形成截留、挪用、坐支收费和私设小金库,收入不能及时入库,造成资金的体外循环,甚至乱收乱支,使收与不收、收多收少有一定程度上的随意性,造成非税收入的混乱和源头流失现象;7、非税收入的收与支没有彻底脱钩,现状是一小部分纳入了预算管理,大部分纳入预算外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实质上更确切地说是实现了财政专户存储管理);8、当前,各地区间仍存在着收与支保持着谁收费、谁使用的对应关系,实际上是收费主体支配收费资金,对非税收入资金的支出并没有真正实现全面的统筹安排,削弱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功能;9、经营性收费脱离财政的监督管理,随着国家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清理整顿,一些收费项目已转化为经营性收费,从税务部门领取票据;10、从非税收入的形势来看,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都是凭借政府的行政权力,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而征收或提取的资金,是财政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范畴,其收入应为预算外资金;但由于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机构来界定,使这部分资金游于地方财政监管之外;11、收费票据使用比较混乱,收费源头难以控制。多年来,由于没有按规定使用财政统一票据,致使部分收入逃离了财政监督,打白条收费现象也时有发生,有的收费甚至连白条也不打,收费直接成为个人收入;12、目前仍在使用的收费票据,主要有财政部门印制的收费票据、罚没票据,有单位内部结算往来票据,有税务部门的发票,有交通、公路部门向上级主管部门领取的票据,有些单位用专用票据去收其他项目的收费,有的用通用收椐去收取罚没收入等等,从而使票据的监管存在较大的难度,产生较多管理上的漏洞,导致了从收费源头上造成了混乱和收入流失的格局。  二、对当前非税收入管理中各种问题产生的原因之思考。1、随着经济转轨,政府转型,导致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不顺。从根本上说,非税收入的膨胀,是以经济转轨时期政府之间财政关系不顺为背景的;2、在目前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存在着事权划不清晰、财权划不彻底和转移支付不规范的问题;3、地方政府支出的负担较重,而地方的财政收入又主要依靠共享税地方分享部分、地方税和额度较小的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由于地方政府没有开征新税的立法权,在既定的税种框架内谋求税收收入增长受相应税源的约束,往往难以保证地方政府支出的增长需求和保工资、保运转的起码资金之必须;4、同时,现行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较为僵化,能力也很有限。这样一来,地方政府只能自寻财源,通过收费等形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5、收费部门对非税收入的性质在思想上存在模糊认识,个别部门或单位对自己的收费缺乏正确的认识,总认为本部门收取的资金,应归部门和单位所有,支用应由自己作主;6、由于这些认识上的不足和客观存在着实际困难,造成了不积极主动向财政专户上缴预算外资金收入、或采取一些违规手段截留、坐支收入,上缴的也要求财政全部回拔,相当一部分收入转化为个人的福利等也就成了不可回避与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7、政府理财分散化,综合财政预算不到位。现阶段,对收费的审批,还没有建立一套完整的制度,审批机关主要依据财政拔款的支持程度确定,弥补机关经费不足实质上是审批收费的基本依据;8、因此,收费在一定程度上是按各部门所需开展,使财权分割,财力分散的一种表现;9、虽然,财政对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但纳入预算的罚没和收费,基本上是执行谁收谁用原则,财政对这部分资金使用的审批存在一定的被动性,非税收入难以全额进入预算,资金统筹安排和使用及监管不能真正到位,从而造成收费的无序膨胀现象;10、缺乏完善的、严格的法律和制度约束。目前,我国的各规定级次机构审批收费的依据缺乏科学和合理规定,我们讲审批收费以法律法规为依据,而法律法规依据什么设立收费,并没有严格规定;12、现行法律法规对收费所作出具体规定的情况不多,因而在现行政策中,国家机关和有关事业单位对哪些行为可以收费,哪些行为不能收费,缺乏统一明确的界限;13、加之,国家立法滞后,有些收费和标准,国家各部委出台的管理方面政策、规章、制度等,其中有不相适应、甚至相互抵触的情况,使得地方难以遵循和执行。这些情况的发生和出现,为各种不规范、不合理收费的蕴育和形成提供了条件。  三、对今后如何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思考。1、可从采取组建非税收入管理的专门机构入手。在各省、市(地级或计划单列市)统一组建归财政直接领导的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将除税收收入之外的所有财政性资金即非税收入依法按规地全面管理起来,将罚没、票据监管等与非税收入密切相关的工作都纳入到非税收入专门管理机构的职能之中;2、可通过建立新型的非税收入管理机构,创新非税收入的管理和运行机制;3、各地区要切实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财政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各种非税收收入项目的审查,制定政府非税收入计划,负责本级政府非税收入的征收,负责非税收入的执行、执罚的稽查和管理,负责财政票据管理,强化非税收入结算的网络化建设,牵头组织或配合有关部门治理各种乱收费、乱罚款行为,努力促进非税收入征管体系的健康发展;4、构建公共财政体制下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新模式,要逐步改革预算外资金管理旧模式,建立适合公共财政体制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新模式(可采用进一步合理明确收费项目、收费方式、结算方式和管理方式,加强进入“政务超市”的各项收费的组织、管理、认定和结算,取消收入过渡帐户,收入统一直接缴入国库单一帐户和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利用计算网络技术,实行“单位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的管理新模式);5、通过以上措施和改革的到位,简化收费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防止乱收费和超标准收费现象的发生;6、可从管理方式上实现执收、执罚单位收取的非税收入全额上缴财政,坚决杜绝执收、执罚单位以任何借口和名义滞留、挪用、坐支非税收入,坚决杜绝过去预算外资金“近水楼台”的分配现象;7、可制定统一的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办法,但要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财政部政策规章,结合各地区之实际,制定以省为级次的统一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办法,使政府非税收入有法可依、规范运作,并促成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局面;8、各地方政府可再依据中央、国务院和省统一的办法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推进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透明度,依法行政,建立起公共财政体制下的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新体系;9、积极推进非税收入票据的改革工作,改革非税收入票据的管理,清理、收缴、销毁旧式票据,统一使用《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电子缴款凭证),实行两票合一;10、可实行“两个建立”机制,即建立非税收入直缴国库单一帐户制度和建立非税收入窗口网络体系制度。逐步将政府非税收入纳入财政预算管理,不断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的监督检查力度,杜绝一切形式的乱收费、乱罚款和乱滩派,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的秩序,保证财政收入和各项资金(费)收入的安全;11、进一步做好对政府非税收入的监督和检查工作,相关部门要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建立起由非税收入管理部门、财政监督部门、审计监察部门、执收执罚主管部门、中介机构和社会舆论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体系,确保政府非税收入的健康与和谐向前发展! [通联地址:江苏省阜宁县财政局邮编:224400电话:0515-7213891] 税收,是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调节器,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法律愈发繁杂,税收调整愈发频繁,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掌握着企业的税收命脉,迫切需要综合的税务管理能力,加入税务经理专修班,掌握税务实务、税务筹划、税务稽查、税务行政复议,拓宽税务处理软技能,成为优秀的财会人。
登录并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