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局行风建设的现状和启示来源:邢台县国税局作者:李海书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行风建设是我们国税系统多年来一直常抓不懈的一项重点工程、系统工程。扎实搞好行风建设,对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确保国税工作廉洁高效运行,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抓行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了解纳税人和群众的需要及税务干部思想作风的现状,深入调查研究,推陈出新,把握工作的主动权,把国税的行风建设抓出特色,理出思路,创新方式方法,做到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一、目前我局行风建设的现状及干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我们始终站在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结合先进性教育和“八荣八耻”教育,围绕建设一流行风、争创一流工作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了行风建设活动,并取得了明显成效。继2001年起连续三年获全县行风评比*9名后,按照纠风办的评议办法,今年是行风建设免评第三年。我们深刻认识到免评并不免建,不创新就会落后。行风建设工作牢牢把握好“四个环节”,一是把握好问题整改环节,年初召开全系统行风建设动员会,制定行风建设方案,广泛开展学习讨论和自查自纠活动,紧密结合纳税人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制定为纳税人服务的具体措施,对其反映的意见和问题及时以与整改。二是把握好社会监督环节。坚持每季走访乡镇政府和特邀监察员,征求意见和建议。先后向社会各界发放征求意见信1000余封,同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设置监督台、举报箱,实行办税“八公开”,并于今年4月份开通了行政权力透明网,把税收工作的各个环节置于人民群众监督之下,增加透明度,实现阳光执法。三是把握好宣传沟通环节。在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大宣传沟通力度,先后在电视台播放服务承诺措施,组织行风建设宣传投诉活动,并多次向县纠风办和主管领导汇报行风建设进展情况,邀请县四套班子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我局的办税服务厅、城区分局和金税工程、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地考察,以寻求社会各界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四是把握好纳税服务环节。在继续推行首问责任制,开展限时、延时和预约服务的基础上,结合税务工作运行实际情况,开展了电话报税、网上报税等多元化申报方式,实行了“一窗式”服务,有效提高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我局的行风建设从“微笑服务”到“全程服务”,再发展到“网络服务”使服务从外延转向内涵,从表面转入实质,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社会满意率得到提升,税收也随着服务质量的提升而连续大幅度地增长。从2000年国税收入6037万元,到2004年的33306万元,再到去年累计实现国税收入61306万元,短短的几年间,几乎番了10倍。 我们在认真总结行风建设给整体工作带来可喜成果的同时,也冷静地对我局存在阻碍税收工作发展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一是干部业务素质亟待提高问题。虽然我局在以往的业务考核中,都是以佼佼者的身份出现在同行面前,但一部分曾给我们带来荣誉的“尖子”,随工作的需要相继调离我局。目前我局出类拔萃的人数占有比例很小,整体业务水平呈平平局面。二是有些税务干部思想认识不到位问题。在赞扬、荣誉面前,沾沾自喜,满足于工作现状,认为行风建设已经提了多年,抓了多年,再没有什么新东西可搞,是轻车熟路,走形势,存有应付心理。三是个别基层税务部门认识出现偏差,认为搞行风是县局机关的事,能推就推,能拖就拖,行动上不拘小节,基层地处“天高皇帝远”,与基层分局无关。四是受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些税务干部对行风建设和反腐败问题始终没有足够的认识,甚至由此产生厌烦情绪和消极抵触心理,自我放松要求,自我降低标准,给不廉洁行为的滋生提供了适宜的土壤,一旦遇到糖衣炮弹的袭击,就丧失抵抗力甚至束手就范。也有相当一部干部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吃点儿、喝点儿,拿的不多没人知道,还认为自己管着纳税人,纳税人不会举报自己,因而思想放松,胆子也越来越大。造成公仆意识差、服务观念不强,拉了全局的后腿。五是随经济的发展,完成税收任务的困难不大,大好形势下轻视了对纳税人的管理,认为任务已完成,再管是多余,出现了漏征漏管现象。 二、拓宽思路,完善长效机制和服务措施,进一步巩固行风建设成果。 行风建设是促进党风廉政建设,树立国税良好形象的重要载体,是我们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长期性重要工作,对此,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深入实地地进行思考和分析,保证在行风建设中全局上下一盘棋,使每一个同志不掉队、不落伍,引导每一个同志剖析自身存在的问题,转变观念,迎头赶上。 ㈠、管理上要有“制度管人”的新措施。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实施机制创新。一是在原有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关于税收征收、管理、稽查、处罚和财务、物资管理等相关的制度办法;二是结合税收征管改革、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针对行风问题和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部位和环节,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堵塞漏洞,减少不正之风发生的条件。三是加强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特别是要加强对一般纳税人认定、个体定额核和发票管理、税务稽查等重点环节的监督,把税收执法的全过程纳入监督的范围,构建全方位的执法监督体系。四是进一步加大政务公开的力度,把税收政策、执法责任、执法程序、税务人员的违法违纪处理等情况利用“行政权力公开透明网”或其他方式公之于众,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让纳税人成为监督的主要力量。五是依托现代科技,强化行业监控管理,实现监督手段的突破。通过信息化建设,启动税务执法检查信息系统(我局法规和监察人员已接受培训),执法权更加规范公开。正确操作运用CTAIS软件和“金税工程”系统,把执法的各个环节都纳入计算机管理和网上运行,完全实现由“人管人”到“机器管人”的转化。 ㈡、优化纳税服务环境,拓宽服务层次。把办税服务厅、基层税务分局和稽查局等“窗口”单位作为行风建设的重点,与全面落实效能建设相结合,与推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相结合,认真实施“文明办税八公开”,重点纠正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参与税务代理中介业务、向纳税人强行推广纳税申报方式、乱摊派、乱收费、报销应由自己承担的私车修理、燃油和吃喝旅游费用、推销商品等不正之风。加强政策服务、推进信息化建设和完善服务体系。结合征管信息系统的运行,进一步整合办税服务功能,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强体瘦身”,努力实现“一窗式”、“一站式”、“一趟清”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密切国税干部与纳税人之间的“鱼水”关系。 ㈢、加强沟通与协调。进一步强化协调意识,加大与乡镇党委、政府及有关单位、有关人员的良好关系,努力摸索搞好协调的有效方式和方法,做到多联系、勤沟通。赢得多方面的信任和支持。 ㈣、严格考核和奖惩。再好的制度不考核、不处罚,落实起来总会出现折扣或成为“纸上谈兵”。我局采用层层签定《责任状》的形式,对基层单位在参评中名次低于前六名的,或者是本单位发生严重不正之风和破坏经济发展环境事件,影响到县局形象被通报的,除按目标管理考核规定扣分外,县局党组还要实行“问责制”,严肃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促进行风建设的发展。 三、抓行风建设的几点体会和启示。 一是行风建设是抓出来的,也是带出来的。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抓工作往往是比较被动,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更重要的是靠领导率先垂范带队伍,身先士卒干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带出正气,做出成绩。 二是只有敢和自己“叫板”,才能让别人“叫好”。敢于自我分析,自我解剖,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不断促进集体中的每一分子的进步成长。 三是行风建设必须靠制度作保障。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是促进工作开展的有力保障。 四是监督是行风建设的“催动剂”。把权力置之于群众的监督之下,让违法违纪现象不能为、不敢为,做到阳光执法,顺应民心,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行风建设也就取得了成功。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