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当前纳税评估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来源:江西省地方税务局作者:周光明 林荣政日期:2008-02-25字号[ 大 中 小 ] 一、当前纳税评估存在的问题(一)评估信息资料匮乏目前,税务机关运用的评估信息资料主要来源于纳税人的纳税申报、税收管理员日常采集、发票领购开具等内部信息资料,而来自税务局外部的信息却少的可怜。造成信息资源缺乏的原因:一方面外部信息交流不畅通。税务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之间还没有完全建立起长效稳定的信息交流机制,形成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内部信息传递不及时。上级部门不能定期发布宏观税收分析指标及行业税收预警值,为基层人员开展评估工作提供重要的信息比对依据;内部部门、处(科、股)室之间的各种涉税信息不能充分相互交流,及时传递,造成大量评估信息沉淀。另外,还有税收管理员日常信息采集不全面,纳税人虚报、假报、少报信息资料等现象也是造成评估信息缺乏的重要原因。(二)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其预警值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国家税务总局于2005年3月下发的《纳税评估管理办法(试行)》(国税发[2005]43号),只提供了纳税评估通用分析指标及其使用方法、分税种特定分析指标及使用方法,各行业、各税的评估指标体系及其预警值还需各地自行设定,各地在没有可借鉴经验的前提下,摸着石头过河,大多是“试行”、“暂行”或者进行部分行业试点,不完善的指标体系给纳税评估实践带来不少麻烦。(三)信息化应用水平较低当前纳税评估主要采用手工操作,利用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资料进行人工案头分析比对,评估方式落后,效率低。纳税评估应用平台尚未建立起来,利用计算机自动选案、信息比对、查找纳税异常现象的软件模块有待尽快开发。(四)纳税评估深度不够,效果不明显有的地方甚至流于形式, 为完成评估任务而评估,停留在看看表、翻翻账、对对数的浅层次上, 没有充分发挥纳税评估对加强税源管理,提高征管质量和为纳税人服务的作用。(五)评估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不高,很大程度上制约着纳税评估工作的深入开展纳税评估专业性较强,客观要求评估人员精通税收业务知识和相关财务知识。尽管我省地税人员学历层次有所提高,但仍然缺乏业务强手,基层评估人员的业务能力和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强化纳税评估工作的对策(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纳税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好纳税评估对加强税收征管重要性和必要性,各级税务机关对纳税评估工作要有长远的工作规划。要求从省局到基层分局都要建立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各级税务部门从不同的层面及时提供纳税评估所需要的涉税信息。特别是省、市局要及时提供宏观分析结果指导基层部门加强分行业、分税种、分区域的税负监控分析,指导基层选择重点行业,筛选纳税评估对象,有效地开展具体评估分析工作。(二)要大力拓宽评估信息的来源和采集渠道目前,缺乏全面、准确、有效的评估信息已经成为评估工作的瓶颈,必须花大力气解决。办法只能是积极取得当地政府及行业管理部门的支持,充分发挥综合治税的优势,拓宽评估信息的来源和采集渠道,加快实现税务部门与政府相关部门(如:统计、财政、国税、国土、城建、交通、交警、银行、发改委、外经委等)之间长效的信息交流机制,形成信息共享,广泛搜集各类与税收相关的信息,为纳税评估工作提供充分、准确的信息资料。总局、省局要加大与有关单位上级管理部门协调力度,为基层搞好纳税评估的信息采集工作提供更为实际和有效的支持。(三)完善评估方法,规范评估程序,建立健全各行业、各税种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其预警值纵观国内外纳税评估的发展过程,评估方法大体经历了有浅入深三个阶段,即:*9阶段是“单一指标简单预警法”,第二阶段是“多项指标综合分析法”,第三阶段是“数量经济模型估算法”。在我国,前两个阶段的分析方法已经和正在被普遍采用。当前,我认为纳税评估工作在方法上应以行业性评估作为纳税评估的重点形式,把规范评估程序作为纳税评估的基础性工作来抓。以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所形成的行业特点规律、行业税收负担率、企业生产经营及其财务管理为依据,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科学的行业指标分析体系,由点到线、由点到面对区域内全行业所属企业纳税情况进行评估。即通过对同行业企业进行典型性调查,收集整理与企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信息,综合分析,总结行业规律,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指标体系及其预警值,并通过定期采集行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相关评估信息,形成行业税源管理信息档案,逐步建立行业纳税评估数学模型,最终实现利用行业纳税评估数学模型对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经常性的分析和监管。(四)处理好应用信息技术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纳税评估工作必须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支撑。总局已经决定统一设计开发纳税评估应用软件。目前,有的省市已自行研发了纳税评估应用软件。但计算机不是万能的,对某一纳税人具体深入的评估工作还要倚重人的手工作业,倚重税收管理员从税源管理实践中积累的工作经验。因此,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在评估中的作用,不断拓展其功能,提高计算机自动化批量筛选、批量处理能力;另一方面也要特别注重税收管理员的实际经验的积累并充分发挥其能动作用,不能有所偏废,更不能片面强调信息化条件不具备而放松评估工作。(五)重视评估结果的应用, 建立良性互动机制把纳税评估作为稽查部门取得案源的主要渠道,理顺纳税评估与稽查选案的关系,整合信息资源,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在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三者之间建立良性互动机制,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和双向反馈机制,形成一个以税收分析指导评估和稽查,评估为稽查提供有效案源,稽查保证评估疑案的有效落实,评估与稽查反馈结果改进纳税评估工作的机制。(六)强化业务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对评估工作涉及的税收业务、财务管理、计算机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素质, 通过培训,培养出一批能够胜任评估工作的“专家”,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纳税评估队伍。(作者单位:九江市地税局)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11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