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于税务干部培训需求状况的调查与研究来源:中国税网作者:刘华日期:2008-03-31字号[ 大 中 小 ] 教育培训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之一。自国家税务总局提出“六员培训”、市局提出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的要求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人才兴税”观念,依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积极筹划开展各项教育培训工作。为进一步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切实达到提高干部综合素质、推动税收工作整体水平的目的,今年1月,我们以“干部培训需求状况调查”为课题,在全局范围内开展了分层次、分岗位、有重点的全面调查。一、开展干部培训需求调查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增强干部培训内容的针对性我局目前共有干部403人,在年龄、分管岗位、从事税收工作时间、职务层次、掌握税收业务知识程度等方面都存在客观差异,相应地,为谋求个人发展,干部对于培训教育活动也必然有着不同的需求。若想通过教育培训真正达到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目的,满足人才发展需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则需要深入、具体地分层次、分岗位的了解干部培训需求,这样才能够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二)促进干部培训形式的多样性和实效性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固然重要,但培训形式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新颖的培训形式可以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使干部轻松受益,快乐学习。开展培训调查可以让干部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提出易于接受的培训形式,使培训形式更加丰富、实用。(三)调动干部参与培训的积极性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干部的成长规律和培训需求,激发学习兴趣和内在动力,尤其是对学习不够重视或存在畏难情绪的干部,调动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其从“要我学习”转变到“我要学习”这一过程注入催化剂,发挥良性促进作用。二、培训需求问卷调查情况分析(一)调查活动的基本情况调查主要采取书面问卷、抽样调查、座谈等形式,先后走访调查了局内27个部门,包括12个科室、9个税务所、稽查局所属的4个单位、税务学会以及机关后勤服务中心。共填写调查问卷共283份。其中:科级领导干部填写的调查问卷共50份,占科级领导干部总数的78%.一般干部按税收管理、纳税服务、税务稽查、行政管理等四类工作岗位共填写调查问卷233份,占一般干部总数的77%.具体为:税收管理岗114份,占税收管理岗人数的76%;纳税服务岗60份,占纳税服务岗人数的76%;税务稽查岗32份,占税务稽查岗人数的76%;行政管理岗27份,占行政管理岗人数的84%。为更全面、客观地了解干部的培训需求,提高本次调查活动的全面性和可用性,在开展问卷调查的同时,我们也采取了咨询座谈的形式,向50位中层领导面对面地开展了询问交流,向其征求了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二)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为使调查范围覆盖面更为广泛,调查层次更加全面,以便均衡的反映出不同职务、不同年龄、不同岗位干部的培训需求与想法,我们从人员职务层次、年龄结构、工作岗位、学历结构等不同侧面开展了调查。1.科级领导干部50名,其中:部门正职20名,部门副职30名。分别从分管岗位、任现职时间等方面对数据进行统计与汇总,具体情况如图所示:2. 一般干部233名,分别从年龄、从事税收工作时间、分管岗位、取得的*6学历和取得方式、取得的职业资格等方面汇总数据,具体如图所示:(三)分层次、分岗位对培训需求汇总分析1.科级领导干部调查问卷中,分别就政治理论、经济理论、团队建设、沟通技巧、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科级领导基本技能等七个方面,按照急用先学的原则,选择出最需强化的内容。具体如图所示:在此基础上,围绕七类课程设置方向,对各类课程的具体设置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其中:选择政治理论类中《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课程的人员比例为68%;选择经济理论类中《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政府行政管理》课程的人员比例为76%;选择团队建设类中《团队决策与领导力》课程的人员比例为66%;选择沟通技巧类中《管理人员的沟通技巧》课程的人员比例为72%;选择科级行政管理类中《公共行政管理理论》课程的人员比例为62%;选择人力资源类中《性格分析或人员激励机制专题》课程的人员比例为70%;选择科级领导基本技能类中《科级公务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程的人员比例为80%。从以上调查情况可以看出,需求较强的培训内容集中表现为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修养和领导能力的三个方面:一是科级领导干部基本技能类培训。如科学发展观与科学人才观的树立、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政府行政管理、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科级公务员政治素养和思想道德修养、科级领导思维方式与执政能力等。二是沟通技巧类培训。如管理人员的沟通技巧、性格分析或人员激励机制等。三是团队建设与协调配合类培训。如团队决策与领导力等。遵循急学急训的原则,在最需强化内容中,排在前三位的内容为科级领导基本技能类、沟通技巧类、团队建设类。2.在一般干部需求调查问卷中,分别按税收管理、纳税服务、税务稽查、行政管理四类岗位开展调查。(1)税收管理岗课程需求比例如图所示:(2)纳税服务岗课程需求比例如图所示:(3)税务稽查岗课程需求比例如图所示:(4)行政管理岗课程需求比例如图所示:从各岗位统计情况综合分析,税收管理岗主要应侧重现行税收政策详解、纳税评估、税收征管疑问问题分析与案例研究等方面的培训;纳税服务岗主要应侧重心理调适与压力释放、应变能力培养、财务会计制度及报表分析等方面的培训;税务稽查岗主要应侧重财务软件(会计电算化)、稽查取证方法及技巧、税务稽查查账技术方法与技巧等方面的培训;行政管理岗主要应侧重心理调适与压力释放、应变能力培养、领导必备税务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可见,不同岗位的人员基于岗位职能要求和个人能力提高的需要,对于业务知识的需求也有不同的侧重点,这就为今后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四)培训需求方式的调查培训需求方式分别从参训的兴趣程度、愿意接受的培训方式和方法、愿意接受的培训时间、愿意参训的地点等四方面征求意见,具体情况如图所示:可见,无论是科级领导干部还是一般干部,大多数都对培训学习表现出了很强的兴趣与需求,在培训地点上较多地希望能够到外阜机构参训,在培训时间和方式上也倾向于10天以上的中长期集中脱产式培训,在教学方式上主要愿意接受案例分析式的教学方式。以上数据进一步反映出,广大税务干部对于实效性、系统性、灵活性、针对性强的高水平培训具有迫切而明确的需求,希望通过在职、在岗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五)通过调查发现的问题和不足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工学矛盾是目前教育培训较为突出的问题,主要原因是干部队伍亟待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补充和更新。然而在职干部尤其是基层一线干部工作繁忙,压力较大,参加集中培训的精力和时间明显不足。另外,目前沿用的培训模式在参训人员范围、培训时间和教学内容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如对参训人员针对性不太强、时间约束性较强、尚未达到按需培训等问题,因此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干部增长知识、提高素质的需求,不利于教育培训实效性的充分发挥。四、关于增强教育培训工作实效性,促进全员综合素质的思考与建议(一)确立“五种观念”,深化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思想基础作为人事教育管理部门,切实做好税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为广大税务干部提供更加完善和优质的发展环境,首先需要树立五种观念:一是人才资源的观念。事业的成败,文明的提升,社会的和谐,其决定因素是人。因此要把干部培训工作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不断提高干部培训的质量。二是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形成领导高度重视,责任部门牵头,相关部门辅助,齐抓共管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格局,着力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三是基础性建设的观念。增强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把干部教育培训纳入税收工作总体规划,保障并逐年增加在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四是素质能力教育的观念。使干部教育培训由纯粹的理论灌输和知识学习,向注重培养综合素质、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转变。五是终身教育的观念。把干部教育培训贯穿于干部成长进步的全过程,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把握干部培训工作的轻重缓急,做到科级干部重点培训、后备干部优先培训、业务骨干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以满足广大干部专业化、多样化的需求。(二)做好“三个结合”,切实满足全局干部的培训需求一般干部是全局工作的主体力量,对于他们的培训学习需求,应尽量予以满足。可通过分层次、有重点、重实效的培训工作,积极推行研究式、启发式、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做到“三个结合”:*9,内容上,做到培训需求和工作实际相结合。一方面依托各高等院校或税收业务培训学院,举办分岗位、分层次、分类别的全员专门业务培训或更新知识培训,更好的满足干部不断更新业务知识的需求,不断加强岗位技能,更新岗位知识,提高征收管理、稽查的总体水平。通过培训考核机制,强化岗位技能培训,推选出各岗位标兵,在我局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另一方面强化综合素质培训。针对干部提高应变能力、加强责任意识和提高综合沟通协调能力的需求,建议采取如全员拓展训练等形式的培训,不断磨练干部的意志品质,激发其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热情,达到熔炼团队,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的目的。第二,时间上,做到长短结合。根据培训内容的特点,分别配置不同的培训时间:一方面,对政治理论、专业知识等需要深入、系统学习的教育内容安排较长时间的集中脱产培训,连贯的培训时间可使业务知识得以充分的巩固与吸收。另一方面,对于重点突出、目的性强的专题培训,可采取短期培训的方式,如举办季度专题知识讲座,邀请各高校或知名学者围绕我局需求进行讲解。通过这种长短结合的培训方式,既可以满足干部每年参训不低于12天的培训要求,又可以让工作在一线的干部能够有精力轮流参训,促进广大干部知识结构的全方位更新。第三,地点上,做到内外相结合。在充分发挥北京各高等院校施教机构优势的同时,可继续加强与外省市税务培训学院的沟通与交流,借助“外脑”,不断提高培训层次和培训层面,为提高我局干部的综合素质和驾驭经济工作的能力提供有力的教学保障。在此基础上,按照上述“三个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满足科级领导干部的培训需求。可适时组织科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及更新知识培训,增加科级领导基本技能类、沟通技巧类、团队建设类等课程,提高行政能力和执行能力,完善领导艺术与管理手段,使其掌握一定的公共管理知识和业务内容,不断提升中层骨干力量的管理水平,塑造一支会管理、懂经济、作风正的中层领导干部队伍,在全局积极发挥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三)从“四个方面”入手,完善培训制度,改进培训方法从干部培训形式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培训形式要在坚持传统培训方式的同时,不断改进“四个方面”:一是教育规划细致化,拟定《北京市丰台区地方税务局2006年—2010年教育培训规划》和《2007年丰台地税局教育培训计划》,提高中、长期培训的计划性与现实性。开展各项培训前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加强培训规范性。二是教育对象多元化,对不同类型的干部,按照“因人而宜、因岗而宜”的原则,实现多元化教育,做到条块结合、层次清楚,防止产生“一刀切”、“一锅煮”现象,以满足领导型、岗位型、专业型、管理型以及后备干部等不同类型对象的需求。三是教育方式互动化,改变过去单向封闭式的传授模式,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情景模拟、案例分析、对策研究、双向交流等方法,鼓励参与,增强互动,促进教育培训实效性的进一步提高。四是教育手段科学化、多元化。充分利用电子化教学、多媒体教学、远程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技术手段,突破“时空”对干部教育培训的限制,尽可能地创造学习条件,弱化工学矛盾,扩大干部教育培训的覆盖范围。(四)在培训管理上强化“四项职能”,建立健全“四种机制”在培训的组织管理过程中,需要着重强化“四项职能”,即:决策职能、服务职能、监督职能和考核职能。通过建立并完善培训制度,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加大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督查力度,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发挥干部教育工作为社会发展服务的*5潜力。建立健全“四种机制”:一是建立资金保障机制,如:干部教育培训专项经费制度,干部学历教育报销制度等;二是建立规范的培训机制,认真做好参训干部的选调工作,加强培训班的管理,建立学习纪律、考试考查等各类制度,确保培训有序进行。三是健全督查机制。建立干部教育工作目标考评制度,按照训前计划、训中督促、训后评价的程序,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考评同其他各项评比表彰有机地结合起来,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做好培训记录。完善干部培训档案,包括干部参加局内培训、在职自学、学历教育等内容,将干部的参训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