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税源管理联动提升责任区管理效能来源:江苏国税作者:曹峰郭鹏年 王开颜日期:2008-06-06字号[ 大 中 小 ]   税源管理联动机制是对传统职能型管理模式的改革改造,是现行税收管理体制和机制适应税收精细化管理要求的一种管理创新。落实和实施税源管理联动工作,应充分认识和考虑与责任区管理的联动,在联动中建立良性纽带,通过责任区管理效能的提高来带动税源管理联动工作,通过税源管理联动的要求和方向来提升责任区管理的内涵,使责任区管理员能从事务型工作中逐步解脱出来,逐步纳入到税源管理联动的大氛围中去,以责任区管理为载体,以责任区管理员为基点,全方位让税源管理联动工作活起来。  一、推进责任区管理向分类分级型转变,为税源管理联动工作提供基础保障  目前,我市部分单位正在探索责任区分类新管理思路,市区一、二分局已经建立以“抓大、管中、控小”税源管理为基础的责任区分类分级管理,根据责任区管理员的不同能力合理的划分和配置资源,突出税源管理重点,使责任区管理精力得以集中运用和发挥,为提高责任区管理效率、防范责任区管理风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种分类分级责任区管理模式的探索,把责任区管理的概念从地域性向行业性、规模性、资源性方向发展无疑是一种突破,为税源管理联动工作有的放矢的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使税源管理联动工作更能体现实际,结合实际,对调动责任区管理员的主观能动性、责任心和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建立税源管理联动相关制度与操作程序时,应充分考虑责任区分类分级型管理特点与责任区税收管理员的特殊职责,直接明确责任区与管理员在具体税源管理联动中的地位与要求,使责任区税源联动管理目标明确,职责分明。  二、建立科学的税源管理联动数据采集指标,使责任区管理从事中向事前型转变  税源管理联动数据的采集和发布是双向的,一方面,税源管理联动数据的发布的疑点情况最终需要通过责任区和责任区管理员来验证和反馈,另一方面,责任区和责任区管理员的*9手数据资料的采集和汇总又为税源管理联动机制的数据真实性和准确性提供保障,同时,税源管理联动机制所运用数据的能力和标准又会再影响责任区和管理员的采集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因此,建立科学的税源管理联动数据采集指标体系和分析、验证机制是促使责任区管理逐渐从事中或事后的单向型管理,向全程复合型管理转变;从事务型责任区管理向数据型责任区管理转变的有效途径。税源管理联动机制对责任区数据采集指标主要使用构成税收实际负担率(反映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税收征收深度)、税收增长率(反映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的发展规模和趋势)、税收弹性系数(反映一个地区、一个企业税收与经济(经营)增长是否相同步)等因素,这些指标既是宏观税收分析指标,也是微观税收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个企业的大致情况,同时还要结合财务指标、效益指标等,构建责任区管理数据指标体系;并为责任区管理员设定专门的项目表式,定期要求责任区采集并汇总以供税源管理联动数据比对分析并发布,提高责任区管理的针对性和工作效率。  三、建立税源管理联动分级保障机制,真正把责任区管理纳入到税源管理联动体系中来  税源管理联动分级保障机制是畅通税源管理联动工作的一个纽带,是税源管理联动工作的日常具体化体现,是税源管理联动机制及时性,准确性的保证,是把责任区管理从独立型向协同型、渗透型转变的桥梁,是确保责任区绩效管理、长效管理的基础,也是基层部门开展以责任区税源管理为支点的联动工作切实可行的办法。  1、建立各级税源管理联动保障机制,明确各保障机制启动的条件和程序,根据联动事件的性质、紧急程度、重要性程度将响应程序划分为若干等级;可以按照范围分责任区级、科所级、分局级、处室级、全局级,明确保障机制调配人员和权限,根据联动事件时间要求,可以划分成即时联动、限时联动方式;根据联动的启动程序,可划分成正式程序联动、非正式程序联动程序(正式程序联动必须经由一级组织确定,实行全程跟踪管理,非正式程序可以是任意事项、任意单位之间的直接联系,非正式程序联动目的是为了解决日常征管工作中非重大事项的联系,对非正式程序联系的协助方必须认真负责,如果非正式联动没有取得成功,可以申请启动正式程序联动)。凡是征、管、查过程中发生了满足联动处理条件的事项都可以申请启动联动机制。  2、启动联动机制可分为自上而下发起式、自下而上发起式、上下交互式三类。自上而下主要是指根据省、市两级税源管理部门下达的任务,组织开展情况调查,反馈调查结果等事项,属于任务推送型。自下而上式主要是税源管理人根据对纳税人情况分析,观察、判断,发现有异常或可疑迹象,需要引起关注的对象或事项,属于任务自主型。上下交互型主要是前两种情形的综合,即在自上而下型的任务落实中遇有本单位、本部门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在工作中发现带有普遍性问题的,需要通过上级部门统一组织才能解决的问题,按照自下而上的方式申请启动联动机制。  四、充分运用省级数据集中优势与平台作用,促使责任区管理简化环节、提升效率  当前,依省级数据集中模式而展开的流程管理方式在税收领域的运用已经很成熟,在责任区管理中的作用也日益明显和有效。但是,也存在着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在日常征管工作中,以责任区为单位的纳税人信息交互特别是跨辖管县、区、分局纳税人变动资料的交互目前还立足于手工传递状态,要以纸质通过分局——市局——分局的方式传递,每个环节都需要留下传递资料以验证或待以后查询,一方面极大降低了税收征管效率,同时,极容易引起资料的散失,对一些需要及时处理的事项无法管理到位。跨区域户管的迁移及跨区域户管的协助工作也是这样,遇到此种情况,责任区管理员只能通过业务联系单的方式把该类信息和需要协助的要求进行书面的传递,而这种传递必须通过市局职能部门,在时间上、效率上以及传递的及时性,事项的落实程度上得不到跟踪,反馈也不及时,造成目前各责任区针对此类情况延伸能力的弱化,跨分局协助的事宜处理效率往往得不到提高,给税源管理联动工作的部署和落实带来了一定影响。因此,为了能进一步提升税源管理联动工作效率,应进一步将责任区管理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纳入到日常税源管理联动工作中来,在联动管理信息发布与应用运用平台中增设此类信息传递功能与分析功能,由税源管理联动扎口部门通过网络确认并监督,跟踪该类事项的完成进度和时限,从而简化责任区管理环节,提高责任区管理的工作效率。  作者单位:常州市国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