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房地产中介行业纳税行为需规范来源:中国税务报作者:袁平 王伍 刘智华日期:2012-06-07字号[ 大 中 小 ]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政府住房制度改革,住宅商品化的推进,催生了大量房地产中介企业。从北京市朝阳区房地产中介企业发展情况看,2006年朝阳区房地产中介纳税企业有613户,到2011年达到1056户,是2006年的1.7倍。  伴随着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房地产中介企业的纳税额不断攀升。2006年~2011年6年间,北京市朝阳区房地产中介企业累计纳税17.3亿元,年均增长36%.尤其在2009年房地产市场出现“井喷”现象,全年全市成交25万套房,房地产中介企业纳税额比2008年增长了1.25倍。  2006年北京市朝阳区还没有纳税千万元以上的房地产中介企业,到2011年纳税千万元的房地产中介企业已达到7户。其中,北京链家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缴纳的税款占该行业税款总额的半数。  房地产中介行业目前存在许多问题。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一是数量众多,规模小,品牌化企业少。2011年朝阳区房地产中介企业纳税5.2亿元,仅占朝阳区地税税收总量的0.87%.其中,注册资金500万以上的企业仅有44户,占房地产中介企业纳税户数的4.17%.二是竞争激烈,行业运作不规范,监督不到位。三是专业人才缺乏,从业人员行为不规范,影响产业提升。四是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自律性组织作用发挥不到位。五是依法纳税意识淡薄,纳税行为有待规范。在房屋买卖服务中,房地产中介企业为了促成交易,往往采用“阴阳合同”的形式,使购房者少缴或不缴税款。在房屋租赁服务中,由于承租方绝大部分为个人或不需要发票的单位,买卖或租赁双方都希望通过不开发票少缴税款,目前的“以票管税”方法很难堵塞税收漏洞。另外,多数中介企业账册不健全或不真实记录账册,所申报的营业额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为促进房地产中介行业健康发展,笔者提出以下建议。一是加强行业管理。不断完善房地产中介行业的法律、法规,加大执法力度。严把市场准入关,严惩违法企业,规范企业行为。鼓励和扶持一批有规模、有潜力、市场认可度高的优质房地产中介企业,给予其一定的政策倾斜。二是规范企业纳税行为。抓好户籍管理,督促企业其在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后办理税务登记。并与建设、房管等部门协作配合,督促无证经营业户补办税务登记。抓好对中介机构的税法宣传,以及对中介机构的培训辅导。三是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通过协会开展房地产中介服务行业诚信建设,建立有效可行的客户反馈投诉体系,保证客户和其他社会成员能及时有效地对房产中介从业人员的执业行为进行监督。设立专门的惩戒机构,建立职业诚信档案,加强对房地产中介人员职业道德的监管。引导房地产中介企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拓展新业务。四是在经营方向上,促进企业向专业化、品牌化发展。  作者单位:北京市朝阳区地税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