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征管质效来源:宿迁泗洪地税作者:周杰 丁裕怀 张永清日期:2012-11-26字号[ 大 中 小 ] 当前,税收收入任务逐年走高,平均每年都以20%以上增长速度递增,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可征税源却严重不足,部分地方还存在偶然性税收流失、出租房税收管理不到位、货物运输业管理不够规范、纳税人户籍管理基础差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征管质效,在更高层次上打造“三个一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为目标,不断强化征收管理,以实现征管质效真正质的飞跃。 一、当前征管质效进一步提升中存在的问题 (一)征管基础不牢固,管户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目前,不管是管理分局还是税收管理员,对本辖区内的管理户数、纳税户数、税收优惠户、未达起征点户、走逃和失踪户底数不清,不能全面掌握税源分布情况,管理员对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了解掌握的不够全面、深入,漏征漏管现象在部分单位(区域)依然突出。 (二)征管科学性不强,精细化水平不高。税收征管在总体上仍然是粗放型管理,基础不扎实,规范化不够,精细度不高,税源管理薄弱,税源情况不够清楚,征管手段不够有力,监控管理不够到位,管理责任不够落实,税收流失的情况不同程度上依然存在。 (三)信息化支撑和应用水平不高。全省征管数据大集中后,征管数据集中、共享、分析和利用程度不是很高,信息技术对征管工作的支撑作用不是十分明显,从“操作型”向“管理决策型”转变的任务还很艰巨。 (四)征管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目前,不少管理员在日常工作中,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更有甚者是“做天和尚撞天钟”,工作激情逐渐减退。部分管理员的法制观念、大局观念、协作观念、责任观念、效率观念正在淡化,其学习精神、进取精神、务实精神、创新能力正在衰退。 二、制约征管质效进一步提升的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当前,对征管质效监控工作日益加强的新形势下,不少人对征管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够,对自己低要求松管理,对上级布置的工作不能正确对待,甚至会有一定的抵触情绪,不是竭尽全力,而是留有“余力”。 二是疏于管理淡化责任。单位负责人工作中不敢管、不愿抓的情况较为突出,用全局工作的落后“赢得”局部的“和谐”,得不偿失;相关税收管理制度没有落实到位,尤其是税收管理员制度没有得到有效执行,造成职责不清,推诿扯皮,效率低下。 三是信息系统存在一定缺陷。由于大集中系统本身固有的缺陷,致使管理员和领导对征管质效不能实现适时、全面的过程控制,直接导致了征管质效结果的失控。 四是无督查导致无控制。在征管质效推进过程中有些工作难度并不大,但常因没有有效跟进落实,不提前做“天气预报”,或者没有考虑例外情况的发生,把征管质效维系在最后一天、最后一个时辰,往往导致最终的结果出乎预料,过程的放任,导致最终结果的不可控制,往往会产生偏差。 五是少处罚导致纳税遵从度降低。目前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不高,咎其原因是该处罚的没有处罚或处罚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纵容了纳税人违法行为的发生,已有的税收管理制度没有被有效落实,国家税法的刚性未得到充分体现。 三、进一步提升征管质效的具体措施 (一)进一步夯实征管基础。一是以大集中系统为依托,不断提高系统数据的分析和利用水平;二是开展征管基础数据清理工作,不断提高户籍信息质量,为征管质效提升打下坚实基础;三是认真落实税收管理员制度,加大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巡查和下户力度,及时掌握辖区内纳税人的经营情况;四是加强与工商、国税等部门的信息交换与比对,完善相关的协作机制,巩固工作基础,提高管理质效。 (二)增强税源涵养意识。一是大力督促纳税人建账经营,减少单位纳税人的定额征收比例;二是加强重点税源监控,细化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征管措施,送税法进企业,抓好纳税服务,帮助企业有效防范和化解税务风险;三是强化个体税收管理,不断提高“双定户”税款核定的准确性、合理性、公平性,并将有关责任明确到人、到户;四是加强房屋租赁业、货物运输业、建筑安装行业、房地产业、工业园区企业等税收征管,尤其是政府重点工程和乡镇工程税收的监管,减少税收流失,为完成税收收入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三)严格税务执法和考核。一是定期不定期开展发票专项检查活动,严厉打击发票违法行为,坚决遏制发票违法行为的高发势头;二是加强行政处罚的管理,对相关部门和人员未实施(提请)行政处罚的,要按照税收执法责任制等规定进行责任追究;三是强化绩效考核,逐步将行政处罚率纳入绩效考核范围。 (四)加大过程监控和督查力度。充分利用大集中系统现有的功能,对于能够实现过程控制的指标,要按旬、月、季进行控制,甚至是按日、周进行过程控制。征管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发布过程征管质效数据通报,对落后的单位或指标,坚决迅速跟进落实到位,落实到每一个具体责任单位,甚至是每一个责任管理员,逐步实现序时指标适时通报,阶段指标定期通报的目标。建立和完善征管质效的监管工作机制,做到重点工作有督查,一般工作有反馈,日常工作有记录。 (五)进一步优化大集中系统功能。对大集中系统功能进一步进行优化,以彻底解决大集中系统查询功能不全、查询不准、不适时等问题,为实现“操作型”向“管理决策型”转变提供技术支持。 (六)加强征管业务交流。一是定期组织征管工作交流会,讨论并决定征管工作的重大事项,并相互学习借鉴,促进共同进步;二是不定期组织征管人员到外地进行工作交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为我所用;三是建立和完善业务交流机制,以解决目前工作交流上不典型和效果差等问题,以不断提高业务交流的实际成效。 (七)强化人才智力支撑。一是举办基层负责人“头脑风暴”会,请各单位负责人对自己单位的征管质效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价,对先进工作经验进行介绍,对落后工作要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二是让更多的管理员有外出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中干,干中学;三是加强征管人才建设,培养征管能手,为征管质效进一步提升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 (八)提高基层人员待遇。在目前无法实现对每一个人的工作业绩作出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的背景下,要不断提高基层人员的福利待遇,福利向一线管理员倾斜,实现待遇留人,让更多的管理员扎根基层,奉献在一线。 (九)着力开展谈心活动。经常深入基层一线,尤其是在管理员中开展一对一谈心活动,及时了解和掌握一线征管人员的所思、所想、所盼,让他们真正感受到组织的关心,并为党组和领导决策提供依据。 (十)不断完善管理机制。在管理理念、管理思路、管理机制、管理手段上不断求“新”,紧紧抓住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堵塞税收漏洞,着力加强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相互作用,落实征、管、查互动的机制效应;拓宽大征管软件功能,提高信息化建设成果的应用,稳步推进税收征管的科学化、精细化程度。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2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