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税廉政风险预控的几点探析来源:张家港地税作者:陆宇坤日期:2012-11-26字号[ 大 中 小 ] 近年来,地税系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江苏地税“三个一流”的争创目标,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主要抓手,着力在教育、预防、监督和惩治等方面下功夫,求实效。特别是在学习借鉴兄弟单位成功经验,展开了廉政风险点排查,并实施了分级预警管理,在税务廉政风险的预防和控制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和实践。 根据观察和分析,笔者感到,地税系统的廉政风险预警管理,必须找准薄弱环节,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体现针对性,增加有效性。从现阶段地税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结合地税管理的体制和机制特点,廉政风险的预控管理应着抓住以下几个预控点: 一、必须在岗责特点上抓住预控点。实践证明:岗位不同、职务不同,廉政风险系数和出现廉政问题的概率也不相同。从分布看,基层一线人员与纳税人直接发生联系,有时甚至是一对一联系比较多,相对机关和基层二线人员而言,这类人员属廉政风险的高危群体。还有税务稽查人员,由于纳税人在偷漏税问题上,经常抱有患得患失的思想,总是千方百计地迁就和讨好稽查人员,因此,与征管一线人员相比,他们的廉政风险系数会更高一些。从管理层级看,各级“一把手”和涉税审批人员,是纳税人关注的重点对象,纳税人往往试图通过主动靠近,或者是所谓的感情联络,希望在涉税事宜上得更多的“绿灯”,也有的想通过所谓事前准备,以利今后获得好处。正是由于这样的岗责特点,需要对此类岗位的相关人员,在涉税审批、税收检查、税款核定、税收减免、纳税评估、发票管理等环节,可能引发的廉政风险,实施严格预控。否则极易留下廉政风险隐患。像原涉外分局分局长何某,在担任基层分局分局长期间,利用税款征收、纳税评估、福利企业减免税等机会,索要、收受纳税人的巨额贿赂,最后走向犯罪深渊,教训十分深刻。近年来,我们对系统内的80个岗位,梳理排查了140个风险点,并落实了预控措施。 二、必须在交友群体上抓住预控点。当今社会物质文化日益丰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广泛多彩,特别是交通、通信工具的现代化,放大了人们的生活半径、交际半径和文化娱乐半径,也就是常说的“生活圈”、“交际圈”和“娱乐圈”不断扩大。面对这“三个圈”的各种人,尤其是在人心不古、急功近利、浮躁流行等社会风气的影响下,税务人员会难免受到来自于这“三个圈”的种种干扰和诱惑,自然也增加了廉政风险。处在这种社会环境下的税务人员,如果看不到风险的存在,对“三个圈”内的群体和对象,不加以明晰地辨别或者把控失误,就会随时遭受廉政风险包围和袭击。现实中,因为交友不慎,遭遇风险、陷入泥坑例子为数不少。某市地税第三税务分局曹某,经常和圈内人出入酒店吃喝,以赌博为乐,收敛财钱,自以为圈内朋友,没有风险,最后还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很有必要把“生活圈”是否净化,“交际圈”是否纯洁、“娱乐圈”是否有度,作为衡量交友群体是否存在廉政风险的重要标准,严格加强预控。 三、必须在思想品德上抓住预控点。行为的失控缘于思想滑坡,始于道德失守。很多案例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一切腐败都是由思想品德腐败引起的。因此,在风险预控上,对个人思想品德,突出“三看”:一看理想信念是不是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体系保持一致,是不是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精神支柱和价值取向。二看从税道德是不是符合“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税收工作宗旨,是不是自觉地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清正廉洁、无私奉献。三看情趣爱好是不是健康向上,能不能自觉抵制形式主义、个人主人、享乐主义的侵蚀,能不能旗帜鲜明地反对奢靡享乐、以税谋私和徇私枉法。对照“三看”标准,观察税务人员的言行举止,作出相应的评价。一旦发现异常动向,及时落实预控措施,切实防患于未然。 四、必须在专业能力上抓住预控点。目前税务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达到大专以上水平,专业知识构成也比较合理,知识化年轻化程度越来越高。从表面上看,专业素质应该满足税收征管的需求了。但分析目前地税系统负责征管的税种和费种,对照管理对象的类型和数量,也不难发现,对每一名税务干部来说,很难保证个个能适岗称职。例如,工作经历长一点的人员,有管理上的实践经验,但对税收理论的新发展和税收管理手段现代化,接纳程度相对低一点。相反,新录用人员,学历层次高,学得快,专业知识多,但实践经验欠缺。再比如有些工作对实体法应用要求高,有些工作对程序法应用得多。这样,在工作岗位和能力,工作内容和专业知识匹配上,难免出现错位。即使税务人员不存在主观上的动机,也不可避免地产生执法上过失和过错。实践中对这些过错的主观和客观原因,有时很难作出明确的评判,很容易形成执法或廉政风险。在日常管理中,一方面,事前在人力资源配置上,尽量坚持适岗称职,并定期对税务人员的适岗专业知识和能力,开展适当的评估,进行适当主换岗调整。另一方面,针对一些专业不对口,能力不适应的岗位或人员列为重点,进行风险预控,加强事前防范,确保不出险。同时组织对相关岗位的相关人员,开展针对性的能力培养和训练,达到适岗称职。 五、必须在制度监督上抓住预控点。除了法规层面外,各级地税系统十分重视制度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以党风廉政责任制和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为主要抓手,按照与时俱进的要求,对一些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补充,促进了制度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实践中必须对存在风险隐患的环节和内容,进行重点完善和预控。一是对制度中过于宽泛和笼统的条款,一方面进行细化,增强针对性,另一方面加强事前预防,避免因制度缺损,带来风风险。二是对因执行力不够,产生的监督不到位的事项,通过强化行政措施,或条采取内外监督,加紧跟踪,重点防控。例如开展绩效考核或工作巡查等。三是健全预警制度建设。对照相关廉政制度,编制制度执行情况信息表,通过畅通信息来源渠道、深入信息的分析处理、提高信息的利用效能,定期反馈信息,及时提醒相关岗位或人员,加强事前预警。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