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干部教育培训 助推学习型地税机关建设来源:赣州市地税局作者:杨心俊日期:2013-02-25字号[ 大 中 小 ]   当前,赣州市地税局局提出“学习型、法治型、服务型”“三型”地税机关建设,而学习型是“三型”的基础,是重中之重,学习型机关的基本特征是 “善于不断学习”,主要强调四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强调“终身学习”。即单位的成员均应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促使干部职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二是强调“全员学习”。即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都要全心投入学习。三是强调“全过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彻于工作的整个过程之中。四是强调“团队学习”。 即团队是最基本的学习单位,所有工作目标都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队的努力来达到的。因此,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对于建设学习型地税机关,提高地税干部队伍素质,全面推进“三型”机关建设,促进地税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着重认清教育培训普通存在的问题是改进教育培训工作的基础  (一)认识上不到位。一是有的单位领导对培训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培训工作是建设学习型地税机关的一种形式,以单位事务繁多为理由,对培训工作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日常培训抓得不实,没有把教育培训工作作为提升干职工能力的重要途径,形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就次要,事情一忙起来就不要的现象。二是部分干部对教育培训认识不深刻,总认为学不学都能适应岗位工作,甚至错误的认为不学习,工作一样干,工资一样拿,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不强,没有真正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更没有树立起主动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三是地税面临老龄化的问题,一些年龄稍大的干部认为没前途,工作积极性不高,对教育培训不用心,缺乏主动学习的劲头和动力,甚至认为学习都是年轻人的事,自己年纪偏大不愿参加培训。  (二)工作与学习的矛盾。目前,地税干部面临税收征管、征管改革、机关效能、农村工作等各种中心工作,特别是基层干部奔波于税收一线,抽出时间参加培训确实有困难,出现不愿培训的错误想法,存在“重任务、轻教育”的现象。  (三)个体差异与全员培训的矛盾。培训对象因为年龄、职务、岗位、文化层次的不同,个体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根据人员的不同学历、不同年龄、不同知识结构,建立职位分类分层教育培训体系,实行针对性培训还做得不够,导致有些干部认为所学内容与自己本职工作关系不大,对学习的内容缺乏兴趣,使学习流于形式。  (四)有限教育资源与无限培训需求的矛盾。由于多种因素,目前地税内部师资力量薄弱,教育培训更多依赖于上级组织、师资更依赖于外聘教师,加上地税部门没有自己固定的教育培训场所,自身培训能力不足,使培训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受到限制,导致“先上岗、先任职、先提拔后培训甚至未培训”的现象全系统普遍存在,总局提出的“不培训不上岗,不培训不任职,不培训不提拔”三项要求没有落实到位,无法真正达到提高干部综合素质的目的。  (五)教与学的矛盾。主要培训方式单调、一成不变,已经满足不了税务干部的需要。一是培训方式不新颖。大多数采用 “灌输式”教学,较少采用大家喜欢的案例式、互动式、模拟式教学方法,影响了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二是培训氛围不活跃。缺乏组织研讨、经验交流,不利于取长补短,易使培训对象产生厌学情绪,干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二、着力加强制度建设和人文关怀是促进干部职工形成自觉学习的有效手段  (一)将终身学习与整个人生统一起来。一是要深入基层多引导。各级地税领导干部要坚持做到不管工作任务有多重,对干部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坚持不变,要经常深入基层与干部谈心交友,了解干部的思想动态,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二是要多种方式凝聚人心。要通过多种文化活动,陶冶干部的精神情操,增强干部的向心力、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工作责任感,形成了和谐奋进的工作气象。  (二)将社会发展与家庭生活结合起来。各级地税领导班子要随时注意干部职工的疾苦和后顾之忧,十分关心干部的家庭生活和困难,积极为干部排忧解难。自觉做到同志受困了,亲属生病了,都能亲自上门探望帮助,为他们送去组织的关怀和问候,使干部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培训和工作之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使地税工作成为全体干部价值充分体现,各类人才建功创业的平台。  (三)将单位发展与个人前途融合起来。人都有惰性,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人的进取心会渐渐被惰性所替代。因此,要重视制度的约束力,并加强督查和考核。建立健全相应的有利于公平竞争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激励机制,将干部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学习成绩进行量化作为年度考核、竞争上岗、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突出学习绩效在干部的年度考核、评先评优、职级晋升中的评价作用,增强干部学习的紧迫感和责任心,使干部学有动力,学有压力,学有成效。  三、着力改进教育培训方式是助推学习型地税机关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领导,确保教育培训工作的常态化。  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人才强税、文化兴税”意识,把学习教育培训工作真正作为提高干部素质,加强能力建设的重大举措,采取有效措施,把教育培训作为基础性工程列入日常工作,加强领导,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抓好各类培训计划、培训项目的落实。同时,各级领导必须转变观念,率先垂范,以学习型地税机关建设为契机,带头学习,强化学习,才能有助于机关内部形成学习的良好风气,从而,引导全体干部树立终身学习、不断进取的理念,不断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  (二)以分级分类培训为手段,推进教育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1、要完善教育培训项目需求的调查。每年定期或不定期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全体干部对教育培训需求进行调查,内容要涵盖本人基本情况、培训内容需求、培训形式需求和培训组织管理需求,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干部对教育培训方面的需求。同时,经常性召开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不断总结工作,面对面征求教育培训的意见和建议。  2、加大培训项目的筹划力度。一方面在培训层次上突出重点。一要突出抓好领导干部的培训。始终把各级领导干部的教育培训作为重中之重,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分析形势、把握大局、宏观决策的能力,提高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能力,提高做思想政治工作、带好队伍的能力,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二要重点加强专业骨干人员的培训。加快人才库建设,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同时,也要加大对既懂管理又精通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大力鼓励地税干部参加各级会计师、经济师及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律师等“三师”资格的考试,并适时举办一些考试辅导班增加考试过关率,逐步建立起一支专业齐全、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地税干部队伍,努力实现建设学习型地税机关所确立的目标任务;三要全面开展基层干部培训。以提高执法水平、管理水平和岗位操作能力为重点,充分考虑干部的年龄结构和岗位需求,加大税收征管一线人员的在岗培训力度。四是抓好新进人员的岗前培训。对新录入或新调入人员一律实行脱产岗前培训,系统学习财会知识、税收法律法规、征管流程操作等内容,做到未培训不到岗。另一方面在培训内容上要突出重点。一是抓好业务知识培训。结合当前广大干部税收理论知识水平不高,财务知识匮乏的现状,科学制定中、长期培训计划,对广大干部进行经济管理知识、税收业务知识和财务会计知识的系统培训,着力提升广大干部的税收理论水平;二是分类别抓好岗位技能培训。加强对税源管理、税源分析、纳税申报、征管流程、纳税评估、纳税服务、税收政策法规、财务会计知识、查账技巧、发票管理等具体业务系统培训。  (三)加强培训基础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地税干部培训学校或采取与其他专业学校合作办学的办法,聘请专职或兼职教师对地税干部进行长期的系统化专业培训。  (四)充分利用网络学院开展教育培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完善现有的网络学院平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及时更新税收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积极督促广大干部学习网络学院提供的视频资料、多媒体课件。同时,干部职工也可根据需要,选学相关课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达到边工作、边学习,推进干部“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干部教育培训是一项事关地税工作全局和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我们需要不断掌握情况变化和需求变化,增强培训工作的预测性和动态性,不断根据形势的变化而调整培训内容,拓展新的领域,*5限度地利用培训资源达到培训的效益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