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三清”目标 干部清正是基础 来源:赣州市地税局作者:黎传胜日期:2013-02-25字号[ 大 中 小 ] 党的十八大强调,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要坚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这一非常响亮的新观点、新目标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令人耳目一新。在这之前,“三清”已经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公报。十八大报告和中纪委公报同提“三清”,并不偶然,而是一种反腐的必然,释放了深刻的信号,这是中央与民意的共振,更表明中央对腐败的零容忍。 读罢十八大报告,掩卷苦思冥想,实现“三清”目标,三者有各自的相对独立性,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干部清正是政府清廉的基础,没有干部清正就没有政府清廉;政府清廉是政治清明的关键,只有政府清廉,才有可能政治清明。孔子有“君子不重则不威”之告诫,说明“君子”的重要,孟子曾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名言,也说明“君子”首先是修身。因此,笔者认为,中共中央提出的实现“三清”目标,干部清正是基础。 一、干部清正的基本要求 干部清正,就是老百姓眼中的干部品质,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清正是否有要求呢?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起码的四个基本要求: 其一、要清正廉洁。在群众雪亮的眼睛面前,腐败无所遁形,抽“天价烟”的周久耕,戴名表的“表哥”杨达才,在网上被一公开,百姓就知道是腐败干部。所以廉洁是对干部清正的基本要求。早年的孙中山创建的黄埔军校校门就有“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畏死勿入斯门”的楹联。 其二、要务实为民。为官一任,要造福一方。古代有“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目前干部中为捞取个人的政治资本,搞假政绩,树形象工程,劳民伤财者范例不少。 其三、要表里如一。中共中央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此八项规定,我认为是新一代领导人的一个重申,一种宣誓。我们党早就有“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的三大优良作风。各级政府、各部门甚至各单位结合实际,也相应出台了很多规定。现在是上面做、百姓看的时候了,干部的一举一动,体现了干部作风,是取信于民的关键。 其四、要有敬畏之行。党员干部不仅要有敬畏之心,更要有敬畏之行。一是敬畏中央和上级的文件精神,做到令行禁止。二是要敬畏人民群众。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一定要先做好。三是要敬畏法律法规和本单位的规定。领导干部要约束自己的言行,杜绝凌驾于制度的特权。 二、当前干部不清正的主要表现 当前许多党员干部中存在不清正廉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在人民群众中间产生了恶劣影响,同清廉政府、清明政治的建设方向背道而驰。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贪污受贿,权钱交易。各类贪官污吏,一方面在台上大讲廉洁从政,冠冕堂皇,一方面在背后蝇营狗苟,大肆收受贿赂,贪污公款;一方面大讲党性修养,道德品质,一方面大搞权钱交易,腐败堕落。 其二、权力寻租,卖官鬻爵。每到逢年过节,各级实权官员门口是门庭若市,前来培养感情、拉拢关系者有之;前来要求照顾,承揽生意的商贾有之;前来拍马进贡,跑官要官者有之。 其三、形象工程,劳民伤财。干部中为捞取个人的政治资本,搞假政绩,树形象工程,劳民伤财者范例不少,如河南郸城的观光铁路,安徽淮南的“球拍大厦”,福建福鼎种“无根树”应付上级检查之类,为百姓所深恶痛绝。 其四、公款消费,公车私用。国家三令五申,要求压缩“三公经费”, 但是不少干部我行我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公款吃喝、公款送礼,公款消费,各单位的现状却是有增无减;配备给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配备给基层单位的执法用车,成了干部的私家车,每到吃饭时间,各大饭店门口是车水马龙,公车不在少数。湖南司法厅副厅座儿子娶妻,全省司法警官齐齐驾警车道贺,可谓壮观。 其五、有令不遵,有禁不止。比如,本单位制度是规范所有干部的行为要求,但是,有的领导干部认为在本单位自己虽然不是至高无上,但常常有凌驾于制度的特权。 三、如何保持干部清正 干部清正才能保证政府清廉,政府清廉才能出现政治清明的好局面,如何保持干部清正,是摆在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面前的一大课题,习近平同志曾有言,“打铁需要自身硬”,笔者认为要打破固有思维,做到以下七大突破。 其一、在行动上要有突破。解决干部清正的问题,是反腐最需要迈出的*9步。民众期待反腐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就需要中共在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上有实际作为。比如官员财产公示,比如“裸官现象”,比如干部选拔之带病上岗,等等,不存在不可逾越的技术障碍,之所以缺乏力度和实效,从根本上来说是科学与方法问题,不是能不能而是怎么做的问题。 其二、在制度上要有突破。并不是说反腐“无法可依”。有数据显示,2005年1月至2012年7月,从中共中央到国家有关部委制定涉及反腐倡廉的法律法规达616项,但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仍存在空白,一些制度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另外,要随着进一步收缩政府审批权限,不断释放社会监督力,减少行政权力寻租现象。 其三、在政治上要有突破。应该为权力运行设置明确的“边界”,制约权力方是治本之策。失控的权力导致腐败,而腐败本身跟癌细胞一样,会自我复制,形成腐败文化,吞噬健康的官场文化。随着中共执政方式的转变,对廉洁政治的要求更高了,制度反腐已不足以抵御泛滥的腐败,提倡政治清明,预防腐败才是关键。反腐要反的不仅是腐败行为,还应包括腐败文化、腐败心理等。 其四、对主要领导监督上要有突破。一是抓好决策权的监督,各单位主要领导在班子中处于关键地位,拥有相对集中的决策权,要防止主要领导独断专行,主要要加强集体领导,提高集体决策水平和效能;二是抓好对用人权的监督。能否选好人,用好人,班子主要领导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正确的用人是一个单位的导向问题,加强对主要领导人用人权的监督,主要是看能否按照党的干部标准、原则和程序选拔任用干部。三是抓好主要领导对班子成员监督的监督。防止主要领导热衷于做老好人,搞一团和气,缺乏对班子其他成员提醒和监督。 其五、在实现干部自我公示上要有突破。“阳光是*4的防腐剂”,中央不仅要出台和完善干部财产公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党员干部要有实事求是自我公示的勇气,自觉接受群众监督。首先是财产公示,分为任前财产公示和任期每年财产公示,防止灰色和黑色收入的发生,做到家庭收入透明化;其次是公务接待开支公示,实行“舌尖上”的改革。以每季一次,把接待时间、接待对象,接待金额,甚至菜单、酒烟一一公示;其三是公务用车每月公示,实行“车轮上”的改革,做到车行一里,均为公务。 其六、在批评和自我批评上要有突破。目前干部队伍中有些同志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已经淡漠了,对不良习气不敢批评,任之发展,对自己存在的问题不敢自我批评。如果每年班子的党内民主生活会除上级派员参加外,增加要有一定比例的群众参加,并对领导成员的“德、能、勤、绩、廉”不记名投票,防止党内民主生活会走过场。 其七、在率先垂范上要有突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应该首先做好。一是在遵纪守法和执行规章制度有所率先垂范。大部分单位有制度,恕我直言,上下班制度,大部单位是只约束一般干部和群众,不约束领导干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应是概不例外,领导干部如果制度执行不了,遵纪守法在群众心中可能就要生疑;二是在调查研究上要率先垂范。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整天疲于应付日常工作,没有时间下基层调查研究,一年没有一篇调研文章;三是要在学习上率先垂范。干部要在理想信念、党性、党纪、业务等学习上要比群众多下功夫,加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意识,牢固树立思想道德和法律法规两大防线,增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 总而言之,要达到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之目的,干部清正是基础。干部之于政府,犹如细胞之于躯体,只有细胞健康,身体才能健康。同理,只有干部清正,政府才会清廉,政治清明才是有根之源、有本之木。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15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