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消除“税收公共焦虑”来源:赣州市地税局作者:黄万生日期:2013-03-11字号[ 大 中 小 ]   新华社的“中国网事”在2011年终盘点时,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公共焦虑”。文章用发生在2011年几次重要社会争议告诉我们,2011年,许多人越来越焦虑了,比如食品安全焦虑、空气质量焦虑、慈善捐款焦虑——这个社会似乎越来越焦虑了。  而对于税务部门而言,2011年最让人焦虑的事可能是在8月份,有人以国家税务总局的名义,对外发布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于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47号),并做出解读。虽然国家税务总局于8月15日发表声明澄清这文件及解读稿系伪造,但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却让很多人焦虑,继而产生不信任感。  一、税收公共焦虑的表现形式  在2009年由中国法学会财政法学会研究会主办的学会研讨会上,许多专家和学者表示,目前对于税收基本知识和税情的误读有许多,不仅影响了人们对税收的正确理解,甚至影响了税收决策的正确决断。从另一方面来说,由于无法正确理解,导致公众会对税收产生焦虑心理,进而影响对税收的正确认识。税收公共焦虑表现形式一般有以下几种:  1、盲从。由于自己无法从正当渠道获取准确的税收信息,所以只有盲目听从他人,听风就是雨。所以什么物业税会抬高房价,个人所得税扣除额忽高忽低,环境税会增加企业负担,换言之,对税收的认识没一个准,道听途说多,自己我判断少。  2、敏感。有的人对税收整体情况不了解,不去正确判断,而只对自己相关的税种关心,且以自己是否得到实惠为目的去判断一项税收政策的好坏。如很多公众只关心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扣除额一提高自己不用缴税了,就觉得税收政策好;如果不提高,自己继续缴税,则埋怨政府只知道“杀贫济富”,这种过于关心与自己相关的税收导致产生敏感心理,一有风吹草动就患得患失。  3、怀疑。由于这几年我国的经济调整步伐加快,税收改革也进入深水区,如结构性减税、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让一些不太懂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的公众是雾里看花。而一些社会媒体和许多不负责任的专家对税收的误读,让公众听也不是,不听也不是,继而产生不信任的心理,对谁都不信,对什么税收政策都怀疑。  4、过度信任。财政部财政税学研究所研究员孙钢说,目前各级领导对税收存在误读,就是高估税收的作用,把税收看成一种干什么都是灵丹妙药,这种情绪也影响到了一般公众。一旦出现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想到用税收去解决,而一旦动用税收手段去解决不了,则又会显得茫然,所以产生焦虑心理。  二、税收公共焦虑产生的原因  1、信息的不对称。如这几年的物业税、环境税、个税改革、所得税改革,对于很多公众来说,因为不太了解税收的基本知识,也不知道这些改革的起因是什么,只能是被动地跟着事态发展不断产生焦虑心理。就像一个人蒙着眼睛看电影一样,只知道情节越来越激烈,却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所以焦虑是自然的。  2、决策环节的不透明。一项税收政策的出台,应该有一个决策的过程,告诉公众为什么要出台这种政策,具体如何出台、出台了如何做,而现在的税收政策只剩下最后一步,就是如何做。公众不知道为何要出台这些税收政策,出台了对自己有什么影响和改变,自然会产生焦虑心理。  3、决策环节的不连续。整个社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声音,今天说物业税能有效抑制房价,明天又说物业税对房价起不到什么作用。领导、媒体、专家各持一词,各行其说,使公众对税收决策的稳定性表示怀疑,担心自己的既得利益能不能得到有效的稳定的保障。  4、税收宣传的缺位。税收公共焦虑的本质,就是公众对税收政策的不正确定性和不信任感。而这种现象的产生,往往是由于税收宣传的缺位导致。在税收政策制定的过程中,没有向公众及时说明其必要性和具体操作过程。而当税收“伪新闻”满天飞的时候,又没有及时出面澄清“灭火”,由于没有听到税务部门正面的声音,这种税收宣传的缺位导致了公众的无所适从。  三、如何消除“税收公共焦虑”  1、保证税收决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如果一项制度经常改动,就会动摇公众对这项政策的信任度,所以税收政策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不能经常大修大补,就是局部的修改,也要保持整体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保证信息渠道的一致性和权威性。有新政策或新措施出台时,税务部门要及时公布并及时解答公众的疑问,做出权威解释,给公众一个明白,而不能由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或专家评三说四,影响公众对税收政策的正确解读。  3、保持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性。不能经常“空降”税收政策,对任何一项税收政策的出台,要有一个让公众了解参与并熟悉的过程,只有保证整个过程的公开透明,公众才能放心,才能理解并执行。  4、加大税收宣传力度。税务部门要建立起一整套税收宣传机制,在开展税收宣传时不能自弹自唱、自我感觉良好,要充当好“解说员”、“消防员”、“政府发言人”的角色,及时地向公众开展税收宣传,有效应对税收新闻危机,让他们得到准确肯定的信息,维护社会稳定,安抚公众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