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干部廉政风险的防范研究与对策来源:九江市地税局作者:万树伟日期:2013-03-11字号[ 大 中 小 ]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形式更加多元化,新形势下地税部门反腐败形势依然严峻。特别是在地税工作中的行政管理和税收征、管、查等各个环节,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廉政风险。对地税干部廉政风险的防范已成为地税部门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找准廉政风险点,奠定防控基础 从地税干部容易产生腐败、滋生不正之风的岗位、环节和部位来看,廉政风险点主要分为四大类:即制度机制风险、岗位职责风险、社会环境风险和思想道德风险。 1、制度机制风险。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机制不够完善,纳税人纳税遵从度偏低,税收存在一定的自由裁量权和执法随意空间。从体制上讲,地税部门虽然是一个垂直管理的执法部门,但同时作为地方上的一个部门,必然与当地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为了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在政府组织的各种测评、评比中能取得较好的成绩,税务部门在执法的过程中有时要兼顾到地方党委、政府的意见,从而产生执法弹性,甚至违反税收规定,形成一定的廉政风险。另外,从干部编制来看,地税干部偏少、工作压力较大,导致基层单位忙于应付日常工作而忽视了纪检监察工作,或因考虑到同志们工作辛苦而对一些苗头性问题采取了宽容的态度,未能引起足够重视。同时在监督管理上也存在漏洞,一人多岗使得岗位分设制约权力的设想无法实现,为廉政风险防范留下了隐患。 2、岗位职责风险。从目前地税岗位存在的廉政风险来看,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基建的招标、管理,物品的采购,集体资产的转让和出租,干部的提拔任用等方面,所涉及的都是有权的部门或岗位,如果工作干部思想觉悟不高,不按程序办事,而对权力运用的监督又不到位,就很容易产生偏差,导致腐败产生。二是税务执法方面。关键是税收政策执行是否统一规范,在各个执法环节是否监督到位。在税收征管上主要集中在发票领购资格、税收减免、纳税评估、企业(个人)所得税征收方式鉴定和年度汇算清缴等方面,如果在执法的过程中渗入了个人情感因素,就不可能做到一视同仁,也就容易滋生腐败。许多行贿者也常常利用“情感”进行攻关,特别是在领导、执法干部办理婚丧喜庆或者在生病住院时进行感情投资,以求日后得到照顾。在税务稽查上主要集中在选案、稽查、审理环节。在选案时如不公正,造成有的企业年年要查,有的企业三年、五年不查;在稽查时是避重就轻,还是实事求是地查实问题;在处罚时,是从重还是从轻,所有这些,稍有不慎就会产生廉政风险。 3、社会环境风险。社会环境通常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风气,是指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表现为人们趋同一致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人们对此自然而然、习以为常,成为惯例。作为一名地税工作人员,既是执法者,同时更是社会人,他绝对不能脱离于整个社会而单独存在。当前社会上确实存在着一些不良的风气,比方说利用搬家、子女入学、出国深造、结婚、过生日等家庭事务竞相请吃、收受礼金;又如“走后门”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可以说人人都厌恶,但遇到难题又都想试一试。这是一个“怪圈”,使人很难从不良的社会风气中解脱出来。在一些普通人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如果放在我们地税工作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身上,就有可能产生廉政风险。 4、思想道德风险。目前地税部门干部素质参差不齐,有些风险并不是机制、制度、环境等方面产生的,而是从人的思想道德方面滋生的。我们不能否认,在地税干部队伍中还有极个别的人存在着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总是以一种管理者对待被管理者的姿态去对待纳税人,总觉得在处理与纳税人的日常事务中,不是在做本职工作,而是在帮助纳税人,给人家方便,总想着要得到一点好处,如果纳税人没有一点意思表示的话,就表现如工作态度不积极,办事拖拉,效率低下,有时还会故意刁难纳税人,逐渐形成了税务干部的一个廉政风险点。 二、把脉风险产生根源,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滋生纵观腐败的产生,既有其必然的原因,也有其偶然的因素。从地税干部四个廉政风险点入手,分析其主观和客观因素,不难发现其产生廉政风险点的三个根本性原因:即思想根源、制度机制根源和税收执法根源。 1、思想根源。在当前新形势下,一些不良思想仍在腐蚀着我们地税队伍,从而诱发了地税部门的廉政风险。一是受传统特权观念的影响,将作为正常的行政管理、组织地税收入的权力演变成为个人、亲戚、朋友谋利益的工具,诱发了廉政风险的产生。二是社会上一些腐朽、堕落生活方式的影响,诱发了部分地税干部的贪婪心理,也会产生廉政风险。三是市场经济发展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使权力商品化、经济化。由于地税系统的各级领导者和税收管理干部或大或小、或多或少地掌握一定的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在权力失控和约束不力的情况下,受钱权互惠效应的诱导,部分地税干部便会把手中的权力作为私有化了的商品进行交易。 2、制度机制根源。当前,国家管理中的一些体制、制度还不完善,对权力的抑制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削减。一是目前地税部门实行的是“任务型”和执法型兼顾的体制,导致地税工作陷入“计划或任务治税”,在税收工作中,当税收计划与依法治税相矛盾时,依法治税有时候反而要服从于税收计划,从而形成税源管理的弹性和执法的弹性,形成廉政风险。二是税制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不规范,导致在具体执行操作时工作干部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比如稽查的罚款、税款核定、所得税征收方式的鉴定等等,都成为廉政风险产生的土壤。 3、税收执法根源。我国现行税法还不完备,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廉政风险的产生。一是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对罚款的规定弹性过大,导致税收执法自由裁量权和随意性过大。如《税收征管法》中“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50%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等模糊性界定。二是一些税务干部缺乏法律知识或法制观念滞后,也是导致廉政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 三、健全防控机制,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廉政风险的防范,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惩防并举,努力建立起地税干部“不想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的机制,筑牢地税部门廉政“防火墙”。 1、加强教育,全面提高素质修养,让地税干部不想腐败。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廉政风险有它产生的根源,抓好廉政教育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的工作,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对于廉政风险的防范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当前,地税部门要根据前期排查的廉政风险点,结合“纠风促廉”、“双述双评”和“争创廉政文化示范点”等专项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尤其是应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教育,开展诸如走进监狱接受警示教育、旁听法院对贪污受贿案的审判和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帮助干部算好“七笔帐”,即违法犯罪行为的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等,使干部明白“人要如何做、权应如何用、法该如何执”的道理,促使广大地税干部对加强廉政风险的防范在思想认识上有根本性的提高。 2、完善制度,规范行为,让地税干部不能腐败。当前,要结合地税部门的实际,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标准化工程,为实施有效监督提供制度保证,如发展党员流程、业务招待费支出规范、基建工程招投标制度、物品采购管理办法、副股长以上干部竞聘上岗制度、干部轮岗制度、个体定额管理制度、稽查处罚幅度操作规范等,这样在日常工作中,可以依靠制度弱化部门、个人用权,使地税部门那些握有实权的工作人员从制度上防范廉政风险,形成具有地税部门特色的廉政风险防控模式。另外,要进一步细化裁量标准,明确裁量权限,压缩裁量空间,坚持重大事项讨论制度,从而规范权力的使用,有效防范廉政风险。同时,建立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引导干部主动、自觉防范廉政风险,对于防范廉政风险措施得力的应予以奖励、升迁,让地税干部觉得廉政风险的防与不防完全不一样。 3、强化监督,严肃惩处,让地税干部不敢腐败。从近年来各地地税部门发生的从潜在的廉政风险演变成现实的风险来看,无不与权力滥用紧密相连。一位哲人说得好:“权力这个东西谁都想用,除了傻瓜才不会用过头。”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的原因,一些地税部门过分强调了税收执法权力的单方面意志性、强制性,弱化了它的规范性、可操作性,致使税收执法过程产生廉政风险。因此,地税部门必须进一步完善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特别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一是强化组织监督。依据组织工作条例的规定,认真落实个人重大事项报告、民主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和述职述廉等制度。二是强化群众监督。畅通人民群众来信来访等渠道,大力推进税务、党务、政务公开,主动接受群众的批评、帮助和监督。三是强化纪律监督。 严格落实各项干部管理规定,督促各级领导干部既要管好自己又要管好下级和身边工作人员,既要抓好目标任务落实又要抓好思想作风建设。四是加强家庭监督。定期召开家属座谈会,了解掌握干部的兴趣爱好、“八小时以外”活动和家风建设情况,依托家庭助廉,净化生活圈。五是严格惩处。要严厉查处腐败分子,坚持有案必查,发现一件,查办一件,处理一件,发挥查处工作的警示威慑作用,让那些想搞腐败的人心生畏惧、自我收敛。要敢于坚持原则,动真碰硬,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就追究哪个环节的责任,出在哪个人身上就追究哪个人的责任,决不姑息手软。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