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中求进”总基调下的经济税收来源:宜春市地税局作者:朱东海日期:2013-03-18字号[ 大 中 小 ]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了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今年召开的全国“两会”,就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促进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上提出了许多新方法、新举措。总基调的提出,给经济税收带来了新的命题。地税工作与经济工作息息相关,地税部门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决策,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正确应对“稳中求进”总基调下的经济税收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把中央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的意义理解透。 一、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不断呈现的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新挑战 金融危机之下的世界政治经济乱象丛生,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正逐渐取代西方发达国家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欧美发达国家的进一步衰落与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已成大势,金融危机虽对新兴国家崛起产生重大影响,亦不过是延缓了这一趋势而已。 许多代表委员认为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危机之下的国际政治不可预测因素增多,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围堵战略有所加强,形成对我国和平发展外部空间的干扰;二是在经济持续低迷情况之下,全球*5的消费国美国需求萎缩,我国商品出口受抑明显;三是美国向市场大量注入流动性导致美元进入贬值通道以来,呈现持续走弱的趋势,意味着人民币仍可能被动走强,汇率上升进一步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四是因美元贬值使得以美元计价的国际大宗商品如原油、铁矿石等价格普遍上涨,输入性通胀压力显现;五是作为我国*5的贸易伙伴,随着欧债危机进一步深化,欧洲将会长时期经济低迷,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意义深远。 温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提出,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为7.5%,这是八年来这个目标首次低于8%.这个7.5%的增长目标,我认为有两层含义:一是在整个经济增长放缓,各种结构性矛盾凸显的前提下,通过放缓发展速度,把改革的重点放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方向上,实现“保增长”向“稳增长”的转变,防止经济结构进一步恶化。二是管理层加深了对国内消费和民间投资拉动经济发展重要性的认识,把经济增长的目标定的低一点,可以通过逐步提升的消费和民间投资替代政府投资来拉动增长,从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如是,“稳中求进”正是在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充分认识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背景下,从加强战略谋划、提高应对能力的需要出发,为应对未来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而制定的积极进取、切合实际、着眼长远的方略。 二、“稳中求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客观需求 作为重要的经济职能部门,地税部门应当对今年国内经济发展和税收所处的形势要有一个更为清醒的认识。 *9,先于全国召开的地方“两会”和换届后的地方党政对经济税收形势往往更为乐观,地方在“稳中求进”的态势下力争“好中求快”,地方经济形势的迅猛发展催促税收计划的大幅增长。今年“两会”财政预算报告中,全国财政收入目标11.36万亿,增长9.5%.然而,早先地方“两会”确定的财税目标并不会根据国家财政预算目标进行回调,目前似乎也没有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增长目标低于9.5%.年尾盘点预算执行时,在各级地方政府的自我加压下,全国财政的收入增长突破预算的情况复将出现。 第二,“两会”代表委员要求大幅度减税的呼声日渐高涨,“小脚老太走路式”的结构性减税难以满足民众“胃口”。与此对应的是较大幅度减收的土地财政,以全国130个重点城市为例,2010年土地出让收入1.8万亿,同比减少13%.结构性减税和土地财政减收,与抗击金融危机形成的10.7万亿地方债务中的到期支付以及为稳增长、惠民生、促和谐等日益增长的财力需求形成巨大矛盾。这一矛盾在税收上集中显现,税收征管的外部压力陡然加大。 第三,实体经济运行存在一些困难。一是输入性通货膨胀形成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加上用工成本的增加,企业获利能力不足,扩大生产的意愿不强。二是结构性的招工难与失业率上升同时并存,需求与投资后劲不足。三是资源环境的对经济发展的约束更紧。四是去年从紧的货币政策在遏制通胀的同时引发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出现了超调的苗头,经济下行风险加大。五是地方政府在4万亿投资之后,普遍存在债务风险,政府投资增长后劲不足,“铁”、“公”、“基”建设减速,对地税收入的影响较大。 第四,调整经济结构的迫切需求,使国家对产能过剩行业和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以及房地产行业的调控力度将进一步加大。从紧的房地产政策预计要持续到住房信息联网以及保障房目标实现之后;而一些如风能、光伏等过度竞争,重复投资严重的新兴产业也面临优胜劣汰的洗牌过程;受限于技术创新不足,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难以成为经济支柱。而这些行业是解决就业和创税能力较强的行业。 三、“稳中求进”既为当前攻坚克难打好基础,更为长远乘势而上创造条件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我国发展仍属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形势判断进一步坚定了我们科学发展的信心。30年改革开放为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体制条件,当前的改革发展呈现出活力迸发、蓬勃兴旺的良好态势;我国传统产业的优势依然强大,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依然很强。国家科技部长万钢在“两会”期间作出的精彩论断“中国现在能上天、能下海,就没有造不出来的东西”,这是对中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后劲的充分自信。 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释放的巨大需求是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我国城乡统筹力度不断加大,推动城镇化进程进入了新的阶段,城镇化率快速提高牵住了内需增长的“牛鼻子”,全国城镇化水平达到50%,潜力仍有很大,而江西作为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发展空间更为广阔。调结构转方式迎难而上,形成转型发展新热潮,经济结构更为合理,“稳中求进”的基础更加牢固。外贸降速对江西的影响并不显著,去年我省的外贸进出口总值316亿美元,外贸依存度25%左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而且江西良好的投资环境对外贸经济还将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2011年在全国外贸发展普遍减速的情况下,我省出口增速(46.1%)仍然取得全国第三、出口规模(219亿美元)居中部*9的骄人成绩。2012年1—2月,我省外贸出口70.44亿美元,增长38.5%,增幅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1.45个百分点。 地方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的水平仍处高位,新一届党委政府班子会有更大的魄力促进经济发展,其对地税工作的关心支持力度也将有更大的力度。以宜春为例,3月31日,宜春市政府发布《2012年重点工程建设项目计划》,确定全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120项,总投资926.11亿元(不含10个重大前期项目),2012年计划投资270.6亿元;续建项目42项,总投资477.86亿元,年计划投资102.6亿元;计划新开工项目34项,总投资 235.9亿元,年计划投资67.56亿元;重大前期项目10项。1—2月,全省500万元以上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62亿元,同比增长34.2%. 跨入GDP“万亿俱乐部”的江西省,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省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目标,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全省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实现翻番。聚集发展要素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的加快编制和迅速实施为江西科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在严苛管理制度之下土地资源的后发优势更加突出。这标志着江西目前处于历史上*4的发展时期。 GDP增长目标的下调未必导致税收增速快速下降,这是由我国税收的结构决定的。地税收入主要由通常高于GDP增长的二、三产业提供(有的税种收入增长与GDP没有直接联系,如房产税、土地使用税、契税等财产行为税),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的逐渐深入,二、三产业相对农业将有更快速地发展,其中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生产型服务业)将会迎来快速发展的春天。今年“两会”提出了有利于服务业发展和小微企业成长的税收财政政策,一旦出台必将对经济发展、解决就业和税收增长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0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