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算化后会计档案有变化
来源:网校 发布时间:2014-12-22 14:48 责编:高顿网校
电算化后会计档案有变化 来源:中国会计网 作者:刘丽霞 日期:2008-02-25 字号[ 大 中 小 ] 会计电算化是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工作中的简称。它主要是应用电子计算机代替人工记账、算账、报账,以及代替部分由大脑完成的对会计信息的处理、分析和判断的过程。会计电算化已发展成为一门融电子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科学和会计科学为一体的新型科学和实用技术。随着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会计电算化后,如何做好会计档案的管理工作,以使其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正确界定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内容 在实行会计电算化之后,随着存储介质的改变,对会计档案管理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同时,对会计档案的要领也就有所发展。在会计电算化情况下,除了打印输出的账、证、表以外,整个系统开发形成的全套档案资料都属于会计档案的范畴;另外,对存有会计数据的有关介质也应妥善保管。因此,电算化会计档案就包括存储在计算机中的会计数据和计算机打印出来的书面形式的会计数据。会计数据是指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数据,以及会计软件系统开发中编制的各种文档程序和其他会计资料。 会计电算化后,会计档案呈现出新的特点 传统的会计档案是指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等会计核算专用材料,它是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的重要史料和证据。这些史料和证据具有严格的数据平衡性、时序性和严肃性,不得随意篡改。各级企、事业单位实行会计电算化以后,由于产生了许多依附于计算机磁性介质上的数据与文件,财务人员的所有日常工作以及历年会计资料的调阅均在计算机上完成,随之赋予了会计档案许多新的特点: 一是会计电算化档案存储的范围和领域扩大了。会计电算化档案不仅保留了传统意义上的会计档案,而且还包括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的会计数据、其他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的会计数据。 二是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的调用需要一定的软硬件环境。传统的会计档案具有直观可视性,而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会计档案必须在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系统环境中才可以使用,也才具有生命力。 三是会计电算化档案的保管不仅是作为会计资料信息载体的纸张而且更重要的是磁性介质或光盘。因此,管理的难度增大了。 四是对会计电算化档案的安全性、完整性要求更高。会计电算化档案具有易遭破坏,难留痕迹的特点,同时他们又受载体的质量、载体存放环境、载体存储信息的有效期等条件的影响。 五是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更需要科学地管理。实行电算化的时间越长,会计档案与财务软件的版本数越多,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就显得更为重要。 因此,做好会计电算化会计档案工作,首先应正确界定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内容,并充分认识电算化会计档案的特点,尤其是新特点,以便正确处理会计档案工作,这也是做好会计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石。 税收,是国民经济最为重要的调节器,随着经济的发展,税收法律愈发繁杂,税收调整愈发频繁,作为企业财务人员,掌握着企业的税收命脉,迫切需要综合的税务管理能力,加入税务经理专修班,掌握税务实务、税务筹划、税务稽查、税务行政复议,拓宽税务处理软技能,成为优秀的财会人。
版权声明:
上一篇:刍议会计电算化与内部控制
下一篇:我国会计电算化演进的动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