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地方税务局2004年地税年鉴来源:中国税网作者:未知日期:2008-03-05字号[ 大 中 小 ] 「组织收入」2004年,全省地税系统共组织入库各项税收123.4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7.51%,同比增长20.43%,增收20.94亿元。2004年全省地方税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级次收入计划全面超额完成,且均实现15%以上的增长。其中,中央级税收入库178,405万元,同比增长15.4%,完成计划的104.77%;省级税收入库150,564万元,同比增长18.75%,完成年计划的108.79%,地市及以下级税收入库905,236万元,同比增长21.76%,完成年计划的107.85%。二是全省12个征收单位均超额完成了年初收入计划。西安、延安、榆林仍然是税收增长的主力军,三市税收增收额占到全省地方税收增收额的78.1%。三是石油、煤炭等能源行业税收增长迅猛,比上年增长27.16%,增收43,419万元,占增收总额的20.77%。四是营业税的增长是税收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2004年营业税同比增长21.67%,增收109,977万元,占税收增收总额的52.53%。五是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带动税收增长的主要动力。2004年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增长162,650万元,占税收增收总额的77.68%,非公有制经济税收占整个税收的比重由2003年的37.06%提高到2004年的43.95%。2004年全省各级地税机关共组织入库社会保险费和各项基金77亿元,其中养老保险费61.49亿元,失业保险费6.18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13.8%和126.21%,医疗保险费入库3.85亿元,三项社保费合计增收13.45亿元。同时入库水利建设基金3.88亿元,帮困基金4685万元,文化事业建设费2149万元,分别完成全年计划的215.54%、156.17%和165.31%。还组织入库残疾人就业保障金8980万元,散装水泥基金306万元。2004年全省共入库农业“四税”130,335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14%。2004年全省地税系统组织收入总量(不含农业“四税”)突破200亿元。「税源管理」全系统坚持以税源管理为重点,积极实施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一是积极开展了税收管理员制度的改革试点,制定了《税收管理员工作规范实施办法》,对现行的税收专管员制度进行了改革和完善,为全面推行税收管理员制度奠定了基础。二是加强了税源户籍管理。各市局通过税源普查、与国税部门核对纳税户数、与工商部门交换登记信息和实施社会综合治税等办法强化了源头控管。加强了税收征管资料的档案管理,部分地区还推行了纳税人信息“一户式” 存储和管理,夯实了税收征管的基础。三是全省各级地税机关会同国税部门,开展了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全省共评定A级纳税人371户,增强了管理的针对性。四是实施了分类管理。在坚持属地管理的前提下,各级局根据纳税人从事行业、经营规模、纳税信用等级的不同,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法,提高了管理科学性。五是加强了发票管理。全系统普遍在饮食服务业和娱乐业中推行使用了定额发票和有奖定额发票,还相继监管了邮政、电信、保险、有线电视网、物业管理、旧机动车交易等原实施行业管理的发票,增强了税务机关以票控税能力。完成了启用新版发票的各项准备工作。「税种管理」全系统以税政基础和基层税政工作为重点,抓管理,抓规范,抓落实,全面提升了税政管理水平,充分发挥了税收职能作用。一是加强了各税种的管理。在指导各地认真贯彻落实《流转税管理规程》的同时,以严格认定自开票纳税人、提高发票信息采集质量、做好货物运输业发票审核检查工作为重点,切实加强了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加强了对所得税重点税源户的收入管理和监测。全面清理了有关所得税政策和审核审批管理制度,取消和调整了有关行政审批项目,完善了国产设备投资抵免、提取总机构管理费、财产损失等管理办法,加强了企业所得税审核审批事项的事后检查和后续管理以及税前扣除费用的审核。完成了2003年度企业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工作。认真贯彻个人所得税“四一三”工作思路,完善了重点纳税人建档管理制度,开展了个人所得税的双向申报、全员全额管理、明细账制度、档案管理制度的试点,加强了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基础信息和税源管理工作。与财政部门一起,积极争取到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我省的煤炭和石油资源税税额的调整,全年增收1亿多元。制定了加强印花税和土地增值税的管理办法。通过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的办法促进了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资源税的征收管理。认真落实农村税费改革各项政策,建立健全了规范和加强农业税征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从主抓收益税到主抓行为税的转变,改革和规范了耕地占用税和契税的征管规程,加强了农业税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提高了农业税收征管质量。加强了税政调研工作,有效解决了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完善税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二是加强了对税种收入情况的分析。坚持对各税种的收入状况、变化趋势、增减原因和存在问题进行定期分析,科学预测收入形势,及时提出加强管理的有效措施。2004年还对近五年来企业所得税变化情况及其与相关指标的关系进行了弹性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加强管理奠定了基础。三是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建立了分税种、分项目、分企业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台账。开展了2003年度减免税普查,全省共为25.2万户纳税人减免各项税收14.7亿元,占到2003年全省地方税收总量的14.3%。2004年为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免征营业税181.82万元,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减免各项税收2577.34万元。经过省局审批减免企业所得税5.56亿元,审批可抵免所得税的国产设备投资13.14亿元,审批税前弥补亏损和税前扣除财产损失7.05亿元。全省共减免企业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1466万元。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取消农业特产税后,全省共减轻纳税人负担5.56亿元,人均减负24.5元。「基金管理」各级地税机关在强化社会保险费宣传工作的基础上,加强了对重点费源的监控,注重了对改制、破产企业的征缴,尤其在清理欠费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以清理三原县红原公司欠费为标志,全系统加大了对企业欠费的催收催缴力度,对个别故意欠费、影响恶劣的企业进行了税务稽查和公开曝光。在部分县进行了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医疗保险费的“三费统征”试点;联合省审计厅对部分企业进行了重点审计,配合审计署西安特派办对2003年度的失业保险费进行了全面审计,开展了社保费账户及入库情况的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基层的社保费征管工作。通过答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议案提案、考察先进省市做法、主动汇报建议等办法,积极促进社保费立法。通过协调检查、召开现场会等办法,促进了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的征收工作。与水利厅联合起草了《陕西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实施细则》,为地税征收水资源费工作奠定了制度基础。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社保费和各项基金的征管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地税机关的重视,在税务稽查、所得税汇算清缴、征管软件设计等各个方面,都将社保费和基金纳入其中,基本上做到了与地方税收同申报、同征收、同入库、同检查、同考核。「依法治税」一是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全省各级地税机关均在办公场所对税务行政许可进行了公示,在办税服务厅设立了行政许可受理或咨询窗口。对地税局行政审批事项和涉及税务行政审批的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制定了《税务行政许可规定》和《税务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实行了税务行政许可月报制度、备案备查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行政许可法实施半年来,全系统共受理税务行政许可5977项,所有税务行政许可事项的办结率达到100%。二是加强了对执法行为的监督制约。各级地税机关严格按照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加快了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积极推进征、管、查相互衔接又相互制约、各司其职的专业化管理,从机制上进一步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严格执行了税收规范性文件会签制度、备查备案制度、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减免税集体审批制度、税务行政复议制度和稽查四分离制度、下查一级制度、稽查案件两级审理等制度,积极进行了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试点,认真开展了税收执法检查工作,规范了执法行为。三是继续深入开展了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工作。充分发挥税务稽查的职能作用,狠抓了涉税大要案和税务违法举报案件的查处工作,圆满地完成了公安部、国家税务总局部署的“6?16”等专案的查处工作,受到总局表扬。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货物运输业、医药生产及购销企业、房地产开发和广告经营业、汽车市场、高等教育出版社图书发行代理单位的专项检查。调用稽查人才库成员,开展了省本级重点税收专项检查活动,成效显著。各市、县局还结合当地征管工作实际开展了税收专项检查。据统计,2004年全省各级稽查部门共检查各类纳税人12385户,查补入库各项收入44,112万元,有力地打击了涉税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地规范了税收秩序。去年还对开发区税收优惠政策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深入开展了第十三个税收宣传月活动。「信息化建设」按照信息化建设的32字原则,全系统上下联动,积极推进,省局网络中心初具规模,各市局市级集中模式的信息化建设基本完成。各级地税机关积极依托信息化技术加强了对信息数据的审核分析和监督制约。从7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实现计算机开具货物运输发票,实现了开票和原始数据采集同步完成,切实加强了货物运输业的税收征管。各市局结合自身征管需求,通过启动开发新的软件、补充完善旧的软件、修改调整外地软件和进行网络升级改造、拓展网络覆盖面等办法,使信息技术与征管思想实现了有机融合,提高了征管质量,促进了任务完成。「队伍建设」召开了思想政治工作暨基层建设工作会议,总结了地税组建十年来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建设的成绩与经验,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建设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加强了各级领导班子建设。配合省委组织部完成了我局领导班子的考察工作。对2003年省局任命的处级领导干部试用期工作情况进行了考察。制定了促进领导干部交流和加强后备干部管理的具体办法,对全系统县区局以上领导干部配备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对150多名新任县区局长和市局科长进行了任职培训。加强了干部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活动和新一轮解放思想的教育活动。认真组织开展了《行政许可法》的学习培训和知识竞赛,获得了全省行政许可法知识竞赛二等奖。对系统2004年度新增人员进行了初任培训。继续加强了系统干部的学历教育。认真开展了公务员年度考核和领导干部收入申报工作,积极开展了系统公务员身份的调查确认和省局管理干部的学历认证、备案工作。接收军队转业干部56人,招录公务员147人,充实了征管力量。全面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全系统认真落实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切实加大了案件查办力度,更加重视了地税行风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切实加强了干部的廉政意识教育。充分发挥反腐倡廉群众监督小组和特邀监察员作用,并定期听取意见,积极改进工作。制定了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实施办法和投诉处理办法,开展了行政执法监察。完成了对商洛、铜川市局及其直属机构的内审工作,配合审计厅对渭南、咸阳市局所属的18个基层局进行了审计,并向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的单位发出了监察建议书,对相关责任人给予了政纪处分。制定下发了《关于禁止税务人员参与赌博的规定》,并对基层县局个别干部涉赌问题进行了通报。组织开展了超标车、多占公有住房和领导干部拖欠公款的清理工作。积极开展了警示训诫防线制度的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工作得到总局通报表扬。切实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了“创佳评差”竞赛活动,完善了考评内容,改进了考评办法,使“创佳评差”推动整体工作的作用得到*5限度地发挥。省局“创佳评差”连续十年获得“a1厅局”称号,2004年荣获第二名。积极开展了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组织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的考核认定和省级青年文明号的检查验收工作,省局省直文明机关称号届满重新申报得到确认。开展了诚信建设年活动,组织举办了全系统第三届文艺汇演和首届职工篮球赛。各市局以地税组建十周年为契机,开展了一系列简朴、热烈而有意义的庆祝活动,增强了全系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关注公众号
快扫码关注
公众号吧
- 赞1
-
版权声明: 1、凡本网站注明“来源高顿教育”或“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站合法拥有版权的作品,未经本网站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2、经本网站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高顿网校”或“来源高顿”,并不得对作品中出现的“高顿”字样进行删减、替换等。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3、本网站的部分资料转载自互联网,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本网站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本网站不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您认为本网站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邮箱fawu@gaodun.com,电话:021-31587497),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