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新税法对于"关联方"定义有哪些?与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有哪些差异?对于关联方交易新税法有哪些详细规定,如何规避?如:外籍人员A在中国境内已设立甲公司,拟在境内再设乙公司,甲、乙公司之间有哪些税收风险?
答:1、关于新税法对于"关联方"定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9百零九条明确: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关联方,是指与企业有下列关联关系之一的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一)在资金、经营、购销等方面存在直接或者间接的控制关系;
(二)直接或者间接地同为第三者控制;
(三)在利益上具有相关联的其他关系。
2、与原《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及《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有哪些差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五十一条规定,关联企业其认定条件及税务机关进行合理调整的顺序和方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的有关法规执行。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9百零九条的规定,将关联方的概念扩展为存在关联关系的企业、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新税法与原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及税收征收管理法相比,不仅包含关联企业,而且还包含存在关联关系的个人。
新税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与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新税法实施条例*9百一十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一条所称独立交易原则,是指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按照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
而原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法第十三条、原内资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采用"独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收取或者支付价款、费用"的表述,并没有明确表达"独立交易原则".具体详细内容请研读《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关联关系的条款。
对于存在关联关系的甲、乙公司进行业务交易时,应严格按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即按照没有关联关系的交易各方的公平成交价格和营业常规进行业务往来遵循的原则,否则对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存在税务机关按照合理方法进行调整的涉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