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穿行测试”是注册会计师为了解被审计单位业务流程及相关控制程序是否得到有效执行而常用的一项审计程序。它的具体做法是:在被审计单位内控流程正常运行条件下,将初始数据输入,穿越全流程和所有关键环节,把运行结果与设计要求对比,根据测试结果对内控程序做出褒贬评价。在一次税务检查中,检查人员将这项审计程序应用到税务检查中,竟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2010年7月,国税局稽查局组织对辖区内某大型商业银行进行检查,考虑到被查对象属特殊行业,电算化程度高,数据库庞繁复杂,业务量大,属保密单位等原因,没有进行调账检查,而是采用了实地检查方式。检查工作进行的异常艰难,近一个月过去了,检查人员付出了很大精力,却未能获得突破性进展。
在检查组召开的案情分析会上,有检查人员提出,被查对象应收应付利息为电脑程序自动控制生成,手工复核费时费力且难以保证准确率,应考虑其他替代方法。大家纷纷出谋划策,一位具有注册会计师资格的检查员建议说,我们不妨试一下“穿行测试”。随后,她向大家讲解了“穿行测试”的做法与目的,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检查组决定采用她的建议,并决定由她主持进行计息项目的“穿行测试”。
第二天,检查组长出面与对方财务经理约谈沟通,要求安排人员配合。对方财务经理明白我们的意图后很不以为然,滔滔不绝地炫耀:“我们这套程序是花大价钱请专业公司制作的,已经成功上线运行两年多,是经得起检验的。我们自己还设有庞大系统维护队伍,绝不会出错。”检查人员不为所动,坚持自己的工作策略:按照既定方针对利息收支项目进行“穿行测试”。
首先,向程序控制人员了解内控流程,检验生成数据的依据是否符合现行税收政策,并从对方索取了程序已全部得到遵循的书面承诺。其次,选取部分有代表性业务,在对方“操作员”配合下,从头到尾走流程,做“穿行测试”。当测试到“利息支出”科目时,“操作员”按照检查人员口述指令输入“一年期定期存款”、“两年期定期存款”等,点击“计息”,程序自动生成相应“应付利息”,对应的“利息支出”科目自动生成相应数字,正确无误!被查对象财务经理在一旁沾沾自喜:“电脑比人脑可靠,它不会徇私舞弊的,进行下一项吧!”“一年期定期存款提前半年支取”,检查人员口述下一道指令。“操作员”“啪”、“啪”敲打键盘,“应付利息”相应减少,可奇怪的是“利息支出”科目却没有减少相应金额。重新操作一遍,出现同样情况。被查对象财务经理脸色大变,连忙解释,立即命人查找原因。经过与后台维护人员沟通,证实我们“穿行测试”竟测出了对方程序的一个大漏洞。最后,评价结果:仅此一项,两年共查出虚列利息支出,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700余万元。
分析
实际上,“穿行测试”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中应用范围极广,几乎所有的符合性测试都可用“穿行”来检验。在税务检查中应用审计程序,本案作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符合国家税务总局稽查局将要全面推行的“审计式税务检查”的总体思路。税务人员要善于学习,勇于实践,不断创新,敢于将其他领域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应用到税务检查实践中来,运用得当,势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