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陕西省政府、西安市政府、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分别与韩国三星电子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谅解备忘录,该公司将在西安高新区投资建设存储芯片项目。三星电子项目签约后,有媒体称西安为引进三星项目付出了2000亿元代价。包括:对投资额进行30%的补贴、免费提供130万平米厂房、每年补贴水、电、绿化、物流费用5亿元、并对所得税征收进行前十年全免后十年半额征收,承诺将为项目修建高速公路和地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等。
媒体的报道迅速引发微博网友热议,多数网友质疑2000亿元的巨额补贴是否值得,而这些钱本身又来自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是纳税人的钱。西安市政府有没有测算过投入产出比。国内知名专家叶檀女士也认为,如果西安确实为三星提供“十免十减半”的税收,那这样的优惠是“超出规格”的。
针对网友疑问,2012年4月16日,三星公司负责人对媒体解释称,目前投资可以确定的数字只有“70亿美元”,其他投资事宜仍在洽谈当中。对于2000亿补贴一说,他也很疑惑。4月20日西安高新区作出回应,所谓2000亿元“嫁妆”,其中*5的一笔是减免税费1485亿元。有关报道是按照660亿元的年产值、15%优惠税率、15年优惠期来估算的。这种计算方式,把企业产值当成毛利润计算所得税,显然不对。在计算所得税时,不应把企业年产值作为计税基数,而应以扣除成本、费用、折旧等以后产生的毛利润作为计税基数。可见,1485亿元这个数字是明显错误的。另一笔是土地价格估算。相关报道把工业用地价格和商业用地价格混为一谈,相差几十倍,这也是不符合事实的。
网友评论:
duyu007:这个数据不知是否被误读,或者被故意夸大,但真的很夸张。西安2011年GDP不到4000亿元,按税负25%,中央、地方六四分成测算,西安市政府一年税收不到400亿元。这相当于用5年的地方税收补贴一个项目,很离奇!
马超骏:是否能给老百姓算算这笔投资的收益如何,在哪儿,让百姓明白英明决策的伟大。
0——3:账不是这么算的,看上去有点过,其实也不为过。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要想发展,也不得以而为之。2000亿又不全是真金白银。
时浩1818:现在的地方政府俨然是一家公司,地方书记是董事长,省长市长是CEO.他们追求的就是税收,如此大的投入他们一定算好了投入与税收产出比。至于国家、民生利益早被抛弃了。殊不知,这些跨国公司享受了超国民的待遇,到最后破坏的是最需要政府去完善整治的正常的竞争关系。这笔帐就留给后人算了!
郭飞flyhigher:老百姓的血汗钱就不能多扶持老百姓做一些创新吗?干嘛老把别人的高科技这个那个优惠的引进,然后让他们在我们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用老百姓的汗水换取不是自己的高科技,增长所谓的GDP,把物价房价油价抬高,让老百姓没有腰包可掏?
东莞REX:这种招商引资的过程其实就是在用广大人民群众的血汗钱去倒贴国外企业,归根到底,官员的政绩在作怪!现在国内的大中小企业都面临困境,可我们的政府什么时候那么系统的大方过了?
@汪海天:站高一点看此事件,对西安的城市经济带动甚至经济结构的转型都是很大的推动。不要举神马民族产业大旗,不要只算出了多少,东部沿海先富了之后,也该惠及西部。
徐元林:划算的,至少招商引资者个人会按照投资额度提取中介费,你想啊,一个亿元企业进驻,按照3%奖励招商引资个人,诱惑力还是蛮大哟。至于土地、配套资金、免税等,都是浮云!
朱启臻:但是有一点是很可笑的,就是目前各个县市都设招商局,想尽办法、绞尽脑汁给更多优惠吸引投资者。最普遍的就是无偿使用土地。一些投资者利用各地区相互争夺从中获利。从一个地区看招商可能对本地区有利,但是从全国看,难道招商会招出更多企业吗?
VanceCai:一方面制定那么高的关税防止国外产品打击本国产品,却直接打压了人民的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又给外资企业种种优惠,把本土制造业搞的死去活来的,这是什么狗屁政策。
@新公民储卓:如果数目属实的话,代价太高了,硅谷不是一两个龙头企业就能带起来的,何况三星的产品线很全,在他周围不易形成交错的产业链条。希望这些钱不要只是为了换一个亮点。
胡金2011:2000亿可以推动多少中小企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啊,可以带动多少就业啊,绝对远远超过三星一个项目。当然,如果政府是用这个项目来推高周边地价上涨等其他目的,那就不说了。
江南雅客:自国务院于2000年1月11日发布国发[2000]2号文件,规定自2000年1月1日起所有地方政府将停止财政返还以来,这一政策就感觉一直没有很好执行过!。
csu-tju-hawk:这种工厂基本跟富士康一样的来料组装,但是它根本用不了什么人力,富士康好歹还能促进大量工人就业,这种企业根本用不了什么人,需要的少数技术管理人才也会直接从韩国带来。*10的好处就是统计意义上会增加GDP.
爱爱兔玩具: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热情来扶植地方企业和小微型企业呢?这种才是长期的收益。主要还是每个在任的领导要政绩就不会考虑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政策无法连续性,地方企业的悲哀。
y-a-n-g杨:本人觉得政府的钱不这么用也会成为各种活动经费,搞点基础设施,引进好企业,让当地农民不用离乡背井。甚好。有总比没有好。
柯内特老朱:1、这2000亿从何而来?我想很多应是当地企业纳的税。2、如果用这2000亿扶持国内企业,会不会让一大批国内企业实现快速发展?3、西安为何如此慷慨?在市场竞争中厚此薄彼,韩国企业除了给你带来一点所谓的名声政绩和还不知是否有2000亿的税收外,还能有什么?不要说会解决就业。
上海混混V:分权化的财政体制和行政上的放权使地方政府逐渐拥有自主处理地方性公共事务等权利。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价模式重心偏向经济取向,从而导致了地方政府演绎激烈的利益之争,并由此衍生出非理性竞争行为。
注:查看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税务规划》官方微博:http://weibo.com/taxplanning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