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友情整理:青海海西州国税局——转移就业取得富民增收新实效,以下是具体内容:
 
  今年以来,格尔木市以市场为导向,把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农牧民生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动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截至目前,共组织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6214人次,收入达8917.7万元。
 
  一是强化宣传畅通就业渠道。
  充分利用宣讲1号文件、“春风行动”、定期招聘会及劳务对接会等有利时机,不断加大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农牧民转变就业观念。先后在格尔木日报、格尔木就业服务网站和奥林匹克广场、人力资源市场的大型电子显示屏开设专栏,并通过QQ群、短信和各乡镇村劳动保障服务平台及时发布劳务就业信息,畅通农牧民信息渠道。截至目前,已发布用工信息500余条,提供就业岗位2100多个。
 
  二是优化服务健全就业平台。
  建立完善各乡镇、村劳动保障工作人员不定期见面联系、电话联系、调研座谈、双向沟通、劳务输出信息及时传递发布等工作制度和各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站“农业富余劳动力人才库”,为全面掌握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基本情况、就业意愿、加快就业奠定坚实基础。积极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技能、送服务”进村入户活动,认真落实壮大农村劳务经纪人队伍的政策措施,为农牧区富余劳动力提供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同时,设立“绿色服务窗口”,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技术培训及就业政策、维权指导、务工常识等咨询服务。截至目前,为农牧民提供咨询和服务6000余人次,组织劳务经纪人外出培训16人。
 
  三是加强培训增强就业技能。
  根据市场需求,加大对农牧民实用技能的培训力度,大力开展“阳光工程”、“新型职业农民”、“四送四进”、“春风行动”等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活动,帮助农牧民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进一步提升劳务市场竞争力。在技能培训的同时,增加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公共关系、户外安全及维权常识、仪容仪表、计划生育等课程内容,努力实现专业技能与综合素质的同步提升。截至目前,已免费举办电焊工、电工、挖掘机、驾驶、烹饪、客房服务、民族歌舞表演等就业潜力较大的职业技能培训12期,培训农牧民1254人。
 
  四是拓展载体提升就业成效。
  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协调,积极开展定向式和订单式培训,不断提高就业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做好建筑业、餐饮服务业劳务推介的同时,结合农牧民自身条件和工种需求,主动对接矿选冶炼、盐湖化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拓宽劳务输出领域,帮助更多的农牧民成为收入稳定的产业工人。建立健全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厉查处各种恶意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行为,全力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通过对接协调和岗前技能培训,庆华集团成功招收农牧民员工190名。
 
  五是落实政策激发创业激情。
  依托区域资源优势,鼓励引导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在旅游服务业、枸杞种植业等领域创办实体,在实现自身就业的同时,有效吸纳更多农牧区富余劳动力,实现农牧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认真落实创业贷款、SIYB创业培训、创业孵化基地等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并对有创业意愿群众的提供政策咨询、技术培训、担保贷款等“一条龙”服务,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的良好形势。截至目前,已培训创业农牧民12人,并为创建乌尔格希拉瑚牛羊养殖合作社的农牧民担保贷款10万元。

 高顿网校官方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