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级会计师评审延续“学历+工作年限”刚性要求:
1、学历阶梯
专科:取得会计师职称后,需从事会计相关工作满10年;
本科/硕士/双学位:满5年;
博士:满2年。
2、业绩门槛
需提供近5年主导的财务项目成果(如IPO筹备、税务筹划方案等),突出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部分省份(如北京、上海)要求社保缴纳记录与工作地匹配。
特殊通道:注册会计师、税务师等持证人可免试直接申报评审,但需额外提交3年相关工作经验证明。
二、高级会计师职称评审需提交哪些材料?
高级会计师职称材料清单进一步规范化:
1、基础材料
身份证、学历学位证书、中级会计师职称聘书、社保缴纳记录(连续3年);
《高级会计实务》考试成绩合格单(2023-2026年有效)。
2、业绩证明
近5年项目报告(需单位盖章)、获奖证书、制度创新成果等,按“项目背景-实施过程-成果效益”逻辑呈现;
数据量化成果(如“主导企业上市财务合规改造,节约成本800万元”)。
3、学术成果
发表2-4篇专业论文(核心期刊优先),内容需结合实务案例;
部分省份接受课题结题报告或专著章节替代。
易错点提醒:材料需按《评审手册》装订,重复率低于30%,造假将终身禁评!
三、高级会计师职称取得方式是什么?
“考试+评审”缺一不可,成绩过期需重考
1、取得路径
考试关:通过全国统一《高级会计实务》考试;
评审关:在成绩有效期内提交材料,通过答辩、公示后领取证书。
2、成绩时效
国家线(60分):成绩有效期3年,可跨省申报评审;
省线(≥55分):仅限当年或次年参与本省评审,逾期失效。
典型案例:2025年考生李女士以56分达省线,因未及时申报导致成绩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