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级会计师评审一般采取“考试+业绩+学术”三维考核模式,需同步满足以下条件:
1.基础门槛:
通过《高级会计实务》考试(2024-2026年成绩有效,国家线60分);
无财务违纪记录,完成继续教育(近3年累计270学时)。
2.学历与资历(需取得中级职称后累计):
专科:从事会计工作满10年;
本科/硕士:满5年;
博士:满2年。
3.业绩与学术成果:
业绩:需提供3个主导项目(如企业IPO财务筹备、并购重组方案),突出降本增效等量化成果(例:“优化税务结构节税500万元”);
论文:2-4篇CN刊号论文(部分省要求1篇核心期刊),内容需结合实务(如ESG披露、智能财务)。
二、高级会计师评审材料如何准备?
高级会计师评审材料如下:
1.材料清单(2026年更新版):
核心证明:
身份证、学历证书、中级会计师聘书(加盖单位公章);
高级会计实务成绩单、近5年社保记录(证明岗位连续性)。
业绩材料:
项目报告(附合同/验收文件)、获奖证书(如“省级会计先进工作者”);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3000字,需单位负责人签字)。
学术成果:
论文原件+知网检索报告(查重率<20%);
继续教育合格证书(2026年起需包含“数字化转型”专题学时)。
2.评审流程(六步通关):
材料初审(2026年7-8月):
线上提交至省级财政厅系统,重点审核学历、业绩真实性。
单位公示(5个工作日):
业绩材料需在单位公示栏或官网公示,接受监督。
专家盲审(9月):
随机分配专家对论文和业绩材料评分(占比60%)。
现场答辩(10月,约40%省份开展):
抽签回答2-3题(如“如何应对新收入准则对房企的影响?”)。
结果公示(11月):
财政厅官网公示5天,支持实名异议申诉。
电子证书下载(12月):
登录“全国会计人员统一服务管理平台”(https://ausm.mof.gov.cn)获取电子职称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