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天早晨9点钟*9个来到单位,到晚上最后一个离开,28年的税务生涯里,她没有“午休”的概念,即便是在轻松休闲的周末,她的“休息”却是看望照顾年迈的父母,她,就是李兰珺,一个让我想到不停旋转的陀螺的普通女税官……
  她,一个好税官
  在楼梯口遇到匆匆前行的李兰珺,比我想象中的年轻,高高束起的马尾辫、一身蓝色制服,给人清新、干练的感觉,微笑中透着一丝质朴。
  在我们谈话的短短时间里,不断有人进来找她,有同事,也有纳税人,她耐心接待并微笑解答着每一个问题,没有丝毫厌烦。看着办税大厅川流不息的纳税人,我在想,工作于她究竟是什么?
  1984年,李兰珺到税务机关参加工作,28年的时间里,她用最朴素的行动完美地诠释了干一行爱一行的真正含义。1995年,她被调到城西区地税局办税大厅,处于税务工作的最前沿和*9线,她和同事们每天要面对上百位纳税人、上千份发票,有时连午饭也顾不上吃,紧张的工作节奏加之常常因误解而产生的矛盾,使李兰珺的心里也不止一次的有过委屈。但是,她总是告诉自己要换位思考,体谅纳税人的心情,总是在匆匆整理好自己的情绪后又重新投入到工作之中。2009年,李兰珺被评为西宁地区“微笑服务明星”,而在耀眼的光环背后是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付出与坚持,这个微笑始终温暖着纳税人的心;这个微笑一直鼓励着共事的兄弟姐妹;这个微笑更给予她继续前行的力量。
  “领导信任你,你就要尽职尽责的干好本职工作”。这是谈话中李兰珺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我终于明白,在28年的税务工作生涯里,工作于她,已经成了一肩不可卸下的责任。
  她,一个好母亲
  1996年的那个冬季太过漫长,岁月冷漠地看着一个生命渐渐枯萎,脑胶质瘤将丈夫变成了一个木然的孩子。如果说命运中的考验多如尘埃,那么,患病中丈夫的依赖就成了李兰珺*5的安慰和慰藉,尘埃中绽放出一朵花来。
  2004年的一天,花开依旧,生命却已凋零,相知相恋的丈夫丢下她们母女二人,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从最初的痛苦、茫然、挣扎到后来的平静、淡泊、坚强,李兰珺走过的心路历程我们任何人都不可能体会到,而我们*10能看懂的,是她年幼的女儿给予她新生的力量和鼓励。听着她诉说独自走过的8年,我在想,失去丈夫的家庭于她又意味着什么?
  “女儿刚上大二就过了英语六级……”提到女儿,李兰珺总是抑制不住自己的喜悦与自豪。是的,在她的眼里,女儿不仅是家人,更是最亲密的朋友。为了让女儿能够有一技之长,她陪着女儿一起学英语、学钢琴,无论再忙再累,都会抽空辅导她,陪她一起聊天谈心,为她营造*4的学习环境。而这一切,都是由她柔弱的肩膀独自支撑着。从小时候陪伴女儿去上英语学习班,到如今替女儿开解生活中的不快和烦恼,8年相依为命的生活里,她们一起品尝了欢乐、泪水、辛酸、感动。
  如今,看着长大成人的女儿,李兰珺的心里不仅仅是自豪,更多的是一种感恩。因为命运在给她考验的同时,也给予了她一份最珍贵的礼物。终于明白,家庭于她,是对女儿的一世牵挂。
  她,一个好女儿
  虽然家中有六个兄弟姐妹,可待在父母身边的却只有李兰珺一个人。逢年过节,一家人才能团聚。因此,照顾年迈父母的责任就自然而然落到了她的身上。
  “平时工作日没有时间去父母身边,只有周末才会去看望、照顾他们,帮着收拾一下家,做点好吃的,给父母洗洗衣服,陪他们聊聊天……”,李兰珺的话语里有些淡淡的无奈。是的,她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她不能每天陪伴父母,或焦急,或歉疚,周末在父母身边的她,格外用心尽力,似乎要把一周的活都干完。除了照顾自己的父母,她还要抽空去看望自己的婆婆。“我今天还在想,这周末就是母亲节了,该给孩子的奶奶送个什么礼物好呢?”虽然丈夫已经离开8年了,但是在她的心里,婆婆是自己永远的母亲,8年前,她是孝顺的儿媳,8年后,她成了贴心的女儿。
  古语说“百善孝为先”,在李兰珺的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孝与善,更看见了一种最朴素、最单纯的信念。这种信念给予她力量,而这种力量散发着人间大爱的光芒,照亮、温暖和伴随着她前行的路。
  后记
  “每天回家就累得倒在沙发上,总是开着电视就睡着了。”李兰珺就是这样结束了自己平凡而忙碌的一天。28年的税务工作生涯里,她像个永远不知疲倦的陀螺,一圈圈地不停转动着,有过孤独,有过艰辛,有过慰籍,有过欢笑,在责任与爱的轨道上,她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也品尝到了别人体会不到的幸福,更传递着世间细水长流的温暖……
  文章来源:西宁市地税局